古埃及擁有燦爛的文明,給後人留下了無數寶貴的遺產,金字塔和神廟就不用說了,更神秘的是法老和貴族墓里隨葬的寶貝:
圖坦卡蒙金面具,出土於已知唯一未被劫掠的法老墓
然而,由於跟中國一樣流行厚葬,古埃及上至法老下至普通老百姓的墓幾乎都被盜掘一空,令人嘆息。而且比中國情況更誇張的是,古埃及盜墓賊通常連棺材板也一併盜走,這是為什麼呢?
上圖這具人形棺材是約公元前900年(中國西周時期)古埃及首都底比斯一位大祭司為自己死後準備的,科學家通過X射線研究發現,這具棺材竟然是用前人用過的棺材板拼接起來的!
令人震驚的是,這還不是個別現象,古埃及墓地許多棺材都是這麼做成的,甚至在短短几代人時間內,同一塊棺材板被反覆利用。
更不可思議的是,這些外觀精美的棺材主人都是達官貴族,他們為什麼要用二手棺材板?有必要這樣循環使用嗎?這也過於環保了吧!
這些二手棺材板是哪來的?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它只能是盜墓的結果。盜墓賊連棺材板都不放過,說明市場有需求,而且買家還是出手大方的貴族,沒準棺材板的價值比隨葬的金銀珠寶還值錢呢!
這種現象是因為古埃及人太重口味,就喜歡這麼干,還是有其他原因?也許最靠譜理由是這樣。
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90%的國土都是沙漠,植被稀缺,適合做棺材的優質木料更是難找,古埃及人使用的木製品原料許多都是從西亞進口的,代價很高。
物以稀為貴,甚至前面提到的古埃及首都大祭司都要買二手木料做棺材,難怪催生了盜棺材板的行當,別說在埃及了,就是在地大物博的中國,類似的事情也是有的,而且干這事兒的不是別人,乾隆皇帝是也!
話說乾隆喜愛楠木,但當他給自己修陵墓的時候,中國各地上等楠木已經被採得差不多了,於是他假借翻修明朝皇陵的機會,偷天換日,把前朝帝陵的楠木結構拆下來自己用,用較次的木料填回去。
非常諷刺的是,乾隆的陵墓後來被軍閥盜掘一空,而明十三陵除了定陵被考古學家發掘之外,其他均保存完好。這也許就是報應吧,古埃及人也好,乾隆也好,太作的話,死了也不得安寧!(文/claypigeon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91543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