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個明白!元宵和湯圓不要傻傻分不清

卡卡消息| 2016-02-21| 檢舉

吃個明白!元宵和湯圓不要傻傻分不清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正月十五元宵節,北吃元宵,南吃湯圓。不少人以為湯圓和元宵其實就是同一種東西,只是叫法不一樣。其實,元宵和湯圓是兩種做法和口感完全不同的食品,且聽編編娓娓道來,佳節之際,讓你吃個明白!

元宵、湯圓完全是兩回事,本質區別在於製作工藝上:北方的元宵是「滾」出來的,南方的湯圓則是「包」出來的。

1、元宵製作繁瑣 湯圓做法簡易似包餃子

元宵在製作工藝上要比湯圓更為繁瑣,用時更久。首先拌餡料,和勻後攤成薄片,再切成小立方塊。然後把餡塊再扔進盛滿江米(南方叫糯米)粉的笸籮內滾,一邊滾一邊洒水,直至餡料在互相撞擊中滾成圓球才算完成。湯圓的做法則是像在包餃子,簡易快捷。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團,待數小時「醒面」完畢後,掐取一小團擠壓成圓片形狀,然後把準備好的餡料放入,揉成兵乓球大的圓球即可。

2、元宵有嚼勁 湯圓細膩而柔軟

做成的元宵糯米粉表層很薄,表面是乾的,下鍋煮時,表層粉末由於吸收水致湯水變糊。而煮好後的湯圓表皮光滑發亮,因此湯水清淡,口感細膩柔軟。由於製作工藝不同,元宵吃起來的口感要比湯圓更為粗糙,軟糯且富有嚼勁,飽腹感比湯圓更強。

3、元宵常用甜餡兒 湯圓酸甜咸辣皆有

元宵一般採用甜味餡料,如豬油豆沙、黑芝麻、棗泥、果仁、山楂等。湯圓的餡料相比更為豐富,酸甜咸辣皆有,食材花樣也百變。如水果湯圓、粗糧湯圓、肉丁湯圓等品牌速凍湯圓都熱賣於各大超市。

4、元宵通常現地制售保質期短 湯圓可機械生產保質期延長

元宵工藝傳統,基本上是手工生產,需要寒冷的天氣,保質期很短,大多是現地制售,局限性比較大。相對來說,隨著近年來湯圓生產逐步機械化,採用速凍工藝,保質期延長。

共同點:無論是元宵還是湯圓,本義與形狀都與「團圓」緊密結合,寓意著人們團圓幸福的生活。

寶寶吃元宵/湯圓要謹慎

1、3歲以內的嬰幼兒不適合吃元宵/湯圓。

2、小兒消化功能較弱,吞咽反射尚未發育完善,即使大一些的孩子吃元宵時不能急於整個吃,要分成1/3~1/2吃,吃完一口再吃第二口,以防意外。

延伸丨被元宵/湯圓噎住急救法

南京市兒童醫院急診科的主治醫師葛許華表示,如果孩子被噎住,第一時間可以採取一些急救的措施,同時趕往醫院。

1、如果被噎住,只是在寶寶的食管內,家長可以採用「手指摳」的方法,讓孩子嘔吐出來。

2、嗆到氣管時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如果是嗆到氣管,「手指摳」的做法就沒有用,最好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1)針對3歲以下寶寶:馬上把孩子抱起來,一隻手捏住孩子顴骨兩側,手臂貼著孩子的前胸,另一隻手托住孩子後頸部,讓其臉朝下,趴在救護人膝蓋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並觀察孩子是否將異物吐出。

2)針對大寶寶(或成人):小朋友身高不夠,可以考慮站在椅子上,大人站在寶寶背後,用兩手臂環繞孩子的腰部,然後一手握拳,將拳頭的拇指一側放在孩子胸廓下和臍上的腹部。再用另一隻手抓住拳頭、快速向上重擊壓迫孩子的腹部。重複以上手法直到異物排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91115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