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李向陽,1940年,一人獨戰32架日軍戰機

Joon Si ...| 2017-04-09| 檢舉

說起李向陽,大部分人的腦海里會出現電影《平原游擊隊》中的那位雙槍李向陽。但是這只不過是影視劇中的作品,在當時根本沒有這麼一個人物。但當時在中國空軍序列中,真有一位飛行員叫李向陽。1940年,他駕駛著老式戰機,獨自迎戰32架日本戰機。

一、日軍大舉進攻上海,中國海空軍血戰長江口

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了盧溝橋事變,中國的全面抗戰開始了。7月底,日本召開御前會議,決定增派40萬軍隊開赴中國助戰。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是北方統一南方,唯一的例外就是朱元璋的北伐。當時中國的軍事學家蔣百里建議蔣介石在東南地帶開闢第二戰場,蔣百里認為從北向南,除了長江無險可守,對中國十分不利。如果能使日軍的進攻方向改變成由東向西,就可以利用複雜的地形展開層層抗擊。蔣介石就此發動了淞滬會戰,70萬中國軍隊與30萬日軍展開了關乎兩國國運的大廝殺。由於日本軍隊擁有海空軍的優勢,中國軍隊遭受的損失很大。按照馮玉祥的回憶:「上去一個師,最多撐兩天,下來不到一個團。」

這場戰役中,蔣介石几乎把自己的嫡系部隊全壓了上去。各地軍閥的援軍也是源源不斷,川軍、滇軍、桂軍等等。在上海的上空,弱小的中國空軍與日軍航空兵開始了反覆的較量,雖然中國空軍取得了不小的戰果。但是由於中國不能自己生產戰機,戰機逐漸消耗殆盡,中國空軍被迫退出了戰場。如果說中國空軍和日軍還有可比性的話,那麼中國海軍就太可憐了。海軍的艦艇噸位不如日軍的一個零頭,想依靠在水面上決戰殲滅日軍是不現實的。但是為了阻止日本艦隊進入長江,中國海軍鑿沉了自己的軍艦,堵塞了長江航道。軍艦對海軍意味著什麼,他們不是不清楚,但是為了國家,他們不得不這麼做。

二、武漢上空,中國空軍大展身手

中國的抗戰爆發以後,德國為了顧及和日本的關係,終止了和中國的軍事合作。中國的戰爭物資十分短期,此時蘇聯開始援助中國。不過蘇聯也沒有安什麼好心,它援助中國的目的是讓中國死死拖住日本,蘇聯擔心日本會和德國東西聯合夾擊蘇聯。蘇聯確實向中國援助了很多裝備還有戰機,但是這些不是無償的。這些東西都必須中國付錢購買,但是中國當時沒有錢,蘇聯提出用糧食換。不管怎麼說,這些裝備解了中國的燃眉之急,在日軍進攻武漢的過程中,中國空軍駕駛蘇式戰機起死回生。在長達三個月的戰役中,兩國的戰機展開了反覆的較量,雖然中國空軍處於劣勢,但是日軍始終無法全殲中國空軍。

武漢失守以後,國民政府遷到了重慶。此時中國的海軍力量已經基本是0,但空軍還有一些家底。不過蘇聯已經終止了對中國的援助,納粹德國的威脅讓蘇聯不寒而慄。此時日軍想出了一個非常歹毒的計劃,日軍的轟炸機飛臨重慶等地的上空轟炸,而且只轟炸民居。而大批的戰鬥機在其他空域埋伏,一旦中國空軍起飛迎戰,就全殲中國空軍。中國看出了日本人的陰謀,起初空軍並沒有起飛。但是隨著日軍轟炸規模越來越大,中國空軍還是忍不住了。空軍最後的家底幾乎全部起飛迎敵,這正中日本人的下懷。結果此戰幾乎成了抗戰前期中國空軍的絕唱,中國的戰機所剩無幾。

三、學生們都戰死了,該我這個老師上了

當時美國尚未捲入二戰,對華的援助相當小。中國空軍消耗殆盡以後,日軍開始肆無忌憚的轟炸西南地區。重慶、成都、昆明都在日軍的轟炸範圍之內,其中重慶是轟炸的重點。為了迫使國民政府投降,日軍戰機幾乎天天轟炸。此時的日本急於從中國戰場脫身,但是蔣介石就是不投降,這讓日本傷透了腦筋。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大轟炸的力度,與此同時,德國對英國也是這個辦法。希特勒派出了1000多架戰機轟炸英國,但是英國首相邱吉爾還是那句話;「我們決不投降。」當時中國的廣播發出了這樣的號召:「倭寇不僅要亡我們的國,而且要滅我們的種。但是我們是神明黃帝的子孫,我們永遠不會屈服。我們要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1940年7月24日,日軍32架戰機對四川省會成都展開了轟炸。此時,在成都的上空出現了一架中國空軍的戰機,不過只有孤零零的一架。這架戰機的飛行員叫李向陽,他是空軍的飛行教官,本來不用上戰場。但是他還是起飛了,他在當天早上的航空日記里寫道:「我的學生都戰死了,現在該我這個老師上了。」最終李向陽在擊落了三架日本戰機以後,還是被占據絕對優勢的日軍擊落。不過他成功跳傘,被幾個農民成功營救,一直生活到了抗戰勝利。但隨後這個人從歷史中消失了,無論是哪個方面的記錄再也找不到這個英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90798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