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致命的一場內戰——安史之亂

從古至今,因為權力的紛爭和勢力的爭奪,內戰的發生永遠都不可避免。但安史之亂無疑是內戰中最為致命的一次。

安 史之亂是中國唐代所發生的一場政治叛亂,是由安祿山與史思明發動,同中央政權爭奪統治權的戰爭, 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是因為唐玄宗晚年不管朝政引起。由於發起叛亂者以安祿山與史思明為主,故稱安史之亂,又因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 亂。安史之亂從公元755年12月16日爆發,至公元763年2月17日平息,歷時七年零二個月,由三代皇帝平定,雖然亂事最終得以平定,可是對中國後世 政治、經濟、文化、對外關係的發展等均產生極為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唐朝再無中興之日,變得平庸。此後唐朝進入藩鎮割據的局面。司馬光《資治通鑑》:「由是 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餘年。」

戰 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楱應改為榛),豺狼 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於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杜甫有詩曰:「寂寞 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里百餘家,世亂各東西」。這說明經過戰亂,廣大人民皆處在無家可歸的狀態中。

可 以說,這場內戰一直以來是處於被忽視的狀態,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卻是世界歷史上最致命的一場內戰。安史之亂發生在唐朝,跨越了三個唐代帝王的統治,不過 幸運的是,安史之亂最後的失敗來自於自身的內部瓦解,安祿山被自己的兒子所殺,自己的兒子又被安祿山的朋友所殺,安祿山的朋友又被自己的兒子所殺,就這樣 結束了。然而,安史之亂最有唐朝的內耗是極大的,在這一場血戰中,大約有3500萬人失去了生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89872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