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抗戰老兵春節突現身:身份震撼國人

除夕夜,如果你也看了央視春晚,你會不會看到這樣一幕:一名百歲抗戰老兵坐輪椅現身春晚舞台,用被子彈打穿過的手掌敬軍禮,如松矗立令人動容!

五個月前,如果你也看了「9.3」抗戰勝利大閱兵,你會不會看到這樣一幕:

還是這位老人,坐在老兵方隊的受閱車上,用被子彈打穿的右手,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讓所有人為之動容。

他叫張玉華,今年一百歲,一位老兵,抗戰中,敵人的子彈打穿了他的手和大腿,一顆子彈至今還留在老人的身體內。

百歲老兵張玉華

今年100歲的張玉華少將,是山東文登人,來自南京軍區,他曾是膠東天福山起義、雷神廟戰鬥的領導人之一。

1937年"七七事變"後,統治山東的國民黨軍閥韓復榘不戰而逃。1937年12月24日,中共膠東特委書記理琪領導膠東人民,在文登縣天福山舉行武裝起義,成立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31日,起義隊伍遭到國民黨文登縣長指揮的武裝襲擊,損失慘重。

1938年2月3日,侵華日軍海軍陸戰隊在煙台登陸,占領了牟平城。幾天內,膠東大片國土便淪入了敵手,那時,22歲的張玉華,擔任山東抗日救國軍第三軍一大隊一中隊指導員。

為了打擊日寇的囂張氣焰,2月13日拂曉,膠東特委書記、第三軍司令員理琪,率一大隊一舉解放了牟平城,俘偽縣長以下170餘人。功克牟平縣城後, 大部隊押著俘虜向南轉移,理琪、張玉華等人留在至城南三里的雷神廟開會休整,被煙台襲來的日軍包圍。日軍步兵在飛機掩護下向雷神廟發起攻擊,起義部隊依託 院牆頑強抵抗,連續打退日軍四次進攻。

激烈的戰鬥中,一大隊多人中彈,張玉華也負了傷。在幾次強攻未果後,敵人開始向廟內投擲燃燒彈,廟內頓時燃起熊熊大火。戰鬥進行了五個小時後,天色逐漸暗了下來,一大隊的手榴彈已經打光,子彈也所剩無幾。

雷神廟東南方向突然響起了槍聲,原來是先前商定一起攻打牟平城的國民黨軍張建勛部在遠處進行策應。日軍聽到槍聲,以為是大批援軍到來,不敢戀戰。

一大隊指戰員在宋澄指揮下,且戰且退,衝出日軍層層重圍,脫離了險境,至此,雷神廟戰鬥畫上句號。

百歲老兵張玉華

張玉華在受傷的情況下,仍然背著身負重傷的理琪突出包圍。在轉移的路上,身為膠東特委書記、第三軍司令員的理琪因傷勢過重,不幸犧牲,時年僅30歲。

抗戰中,張玉華三次身負重傷,敵人的子彈打穿了他的手和大腿。然而,一次次死裡逃生的張玉華,卻越戰越勇,1940年,他擔任膠東五支隊三營教導員時,參加了由徐向前司令員親自指揮的孫祖伏擊戰。戰鬥中,張玉華指揮隊伍扼守九子峰,打退了敵人9次衝鋒。

在這場戰鬥中,一顆子彈從張老的右邊腋下打進鑽進腹部,至今還留在老人的身體內。

百歲老兵張玉華

1941年,張玉華任1旅3團政委,戰鬥打到東北,他又任3縱8旅3團政委,參加了保衛本溪、四平戰鬥。解放戰爭中,張玉華還參加了攻打義縣、錦州戰鬥和遼西會戰。平津戰役時,他已經成為40軍119師政治部主任。

「總之,征戰無數,好多戰友都犧牲了,我是戰爭年代的倖存者啊!」張玉華曾如此感慨,而他說的最多的就是:不能忘記人民,沒有人民就沒有抗日戰爭的勝利。

1986年張玉華將軍離休以後,積極投身慈善事業,先後向文登及全國各地貧困群眾、學校捐款40多萬元,2012年他獲得了「中國好人」的殊榮。

去年9月3日上午,張玉華老人乘坐老兵方隊的車輛第一批通過主席台,儘管已經百歲高齡,儘管右手曾被子彈打穿,但他仍然敬了一個十分標準的軍禮。這個把人民當做媽媽的老兵,也贏得了人民最真摯的敬意。

百歲老兵張玉華

雷神廟戰鬥揭開了膠東人民奮起抗戰的序幕。那是一場與敵人血戰到底的戰鬥,也是張玉華投身革命後遭遇的第一場惡戰,20名救國軍對陣100多名日偽軍,激戰了七個多小時。

張玉華說,當時飛機飛得很低很慢,但既不投擲炸彈,也不對地面掃射,而是反覆盤旋。理琪戰鬥經驗豐富,一見到敵人飛機飛得這麼怪,立刻低聲說:「不好,這是敵人在偵察,我們趕緊開會!」

很快,一大群日本兵圍了上來,里三層外三層將雷神廟圍得水泄不通。那時,一大隊組建僅50多天,20多人的隊伍,配備的武器多半是大刀長矛,槍枝也不過10來杆。而日軍百餘人的海軍陸戰隊不但久經戰場,裝備更是"武裝到牙齒"。

軍力對比懸殊很大,但扼守雷神廟的一大隊與敵軍展開了一場殊死之戰。中午時分,戰鬥打響,起彼伏的槍聲和敵人的慘叫聲中,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後,第三軍司令員理琪腹部連中三彈,當即倒在血泊中。張玉華和戰士們連忙將理琪抬到雷神廟的後花園。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89255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