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不願回首的慘敗:中日陣亡比例1:15,明朝打出了國威

軍情諜報| 2016-02-09| 檢舉

這是一場日本軍隊被徹底打垮的戰役。剛剛結束戰國時代的狂妄的日本人絕對不會想到這一場戰役會使他們從此聞風喪膽、草木皆兵。這一場仗的結束標誌著日本權臣豐臣秀吉建立「大東亞帝國」的迷夢破滅。這場戰役就是明朝萬曆年間的平壤戰役!

1593年正月7日,此時正值萬曆二十一年,離日本軍隊侵入朝鮮半島才過去了8個月。這一天,明朝名將李如松率兵兵臨被日本占領數月的朝鮮平壤城下。這時的他可能還不知道:他將面臨的這場戰役,將會對整個東亞的歷史產生多麼重要的影響。

此時站在平壤城上的是日本名將小西行長。這位日本猛將曾在戰國時代立下了赫赫戰功,歷戰無數的他,絕對不會想到當第二天的太陽升上天空時,他與手下的日本第一軍團會面對怎樣的讓他們意想不到的命運。

1593年正月8日,拂曉,戰火的氣息籠罩著平壤城。似乎就在日本軍隊剛剛登上城頭,打算嚴陣以待抵禦明軍攻城不久,明朝軍隊的上百門佛郎機炮便開始猛轟平壤城。一時間,炮聲震天,城內的日本軍隊被炸得人仰馬翻,其情形可謂慘不忍睹。而搖搖飄在城頭的小西行長的將旗也被大明軍隊的炮火炸飛,這似乎預示著日本軍隊將會在此付出慘烈的代價。

轟炸完城頭之後,明朝軍隊的大炮繼而開始覆蓋城內的各個要點。等到第一輪炮聲結束之時,勇武的明軍將士已經吶喊著撲向了城下,冒著負隅頑抗的日本軍隊的槍林彈雨爭先地向城頭攀爬而去。一時間,平壤城牆各地方陷入了激戰。

但小西行長畢竟經歷過無數大小戰役,身經百戰的他親自督戰,試圖激勵著他手下的不義之師頑強抵抗著攀上城頭的明軍將士。與此同時,日本軍隊依靠著平壤高大的城牆不斷用火槍和弓箭射擊著明軍,還用煤油澆到明軍的雲梯上將其焚燒。東方兩個強國的軍隊都在平壤的城牆上使出了渾身解數,一時間明軍的傷亡不斷增加,戰爭基本進入了白熱化的狀態。

經過了半天的激戰,英勇的明軍將士終於通過死戰占領了城北的制高點牡丹峰,殲滅日本軍隊2000餘人。「明軍占領了牡丹峰」,這個消息如同夢魔般立即傳遍了日軍全軍。頓時,城內日軍開始大亂。李如松當機立斷,立刻下令全軍於午時之前攻下平壤,「先登城者重金賞賜,攻不下則盡斬前鋒營將領。」

軍令一出,頓時全軍更加奮勇衝殺。李如松策馬來到前線督戰,在戰馬被日軍射中後當即換了匹馬繼續坐鎮,其精神更加鼓舞著明軍將士。眾將士因此無不以一當百,不久便攻下了平壤城頭。

城牆一破,在普通門督戰的小西行長面色慘白,不禁長嘆一聲,下令殘軍退守城中各土堡做困獸之鬥。身經百戰的小西行長此時知道:日本已經不可能實現「大東亞帝國」的夢想,大勢已去了!

困獸的抵抗讓攻進城中的明軍士兵吃盡了苦頭。李如松為了減少損失,果斷採取「圍三闕一」的戰術——三面圍敵,只留出南面的道路誘使日軍突圍。同時,李如松令人向小西行長傳去勸降的信件,迷惑窮途末路的日本軍隊。

小西行長最終在形勢的逼迫下在派出斥候刺探後向城南方向突圍。因為正月正值寒冬,小西行長一路見沒有明軍將士前來堵截,便讓手下的部隊踏上了冰封的江面,打算離開這片日本軍隊的夢靨之地。

但對於這支出師不仁的不義之師,上天又怎會輕易放過他們?就在日本軍隊爭先恐後地踏上結冰的江面時,隱蔽已久的明軍火炮突然向江面百炮齊發。霎時間,江面上的冰層被炸裂,而慌亂的日軍失去秩序的步伐也加速了冰面的崩塌。

只是那麼一瞬間,成群的日本軍隊掉進了冰冷刺骨的江水中。而僥倖逃上岸的日本士兵,卻迎來了在江邊等候多時的明軍騎兵的戰刀。

小西行長被嚇得魂不守舍,丟下了大部隊率數騎奪路逃去。而曾經狂妄的日本第一軍團,在明軍、朝鮮各路軍隊的追殺下紛紛以死亡的形式被送回了老家。據《萬曆三大征考》、《日本戰史》、《朝鮮史》等中日韓三國史料顯示,平壤一役,明軍以陣亡數百人的代價大獲全勝,而日軍損失了萬餘的兵力,兩軍傷亡比例為1:15。

平壤之戰結束後,豐臣秀吉以朝鮮為跳板征伐明朝的計劃徹底破產。一時間,朝鮮全境內的日本軍隊聞明軍喪膽,多路日軍棄城而逃,李如松僅用一個月便收復了朝鮮大半土地。

@夏連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88978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