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男孩」讓日本沉睡百年

「小男孩」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使用的核武器。另一枚人類使用的核武器為投擲在長崎的鈽原子彈「胖子」使用槍式,將一塊鈾-235以炸藥射向三個同樣處於低臨界的環形鈾-235,造成一整塊超臨界質量的鈾,引發連鎖反應。

小男孩這種核武器在使用前沒有進行過試驗。美國於1945年在新墨西哥沙漠試爆的第一枚原子彈是以鈽為原料。

它的炸藥是由控制系統控制;反射層由鈹或鈾-237構成 。鈾-237不僅能反射中子,而且密度較大,可以減緩膨脹,使反應維持較長的時間,從而能提高原子彈的威力。核裝料主要是鈾-235或鈽-239。

各 國情況:為了觸發反應,必須有中子源提供「點火」中子。核爆炸裝置的中子源可採用:氘氚反應中子源、釙-210-鈹源、鈽-238原子彈爆炸鈹源和鉲 -252自發裂變源等。原子彈爆炸產生的高溫高壓以及各種核反應產生的中子、γ射線和裂變碎片,最終形成衝擊波、光輻射、早期核輻射、放射性沾染和電磁脈 沖等殺傷破壞因素,1945年造出了3顆。一顆用於試驗,兩顆投在日本。

小男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首枚原子彈的名稱。1945年8月6日由保羅·提貝茲駕駛的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埃諾拉·蓋伊號在廣島上空9000米投下。在日本當地時間早上八時十五分,在550米高度爆炸。

根據資料了解,「小男孩兒」是一枚超濃縮鈾彈,長3米,直徑0.7米,內裝60公斤高濃鈾。炸彈在距地面580米的空中爆炸,在巨大衝擊波的作用下,廣島市的建築全部倒塌,全市24.5萬人口中有7.815萬人當日死亡,死傷總人數達20餘萬,城市化為一片廢墟。

有 人猜測小男孩的鈾部分可能是由德國提煉的。德國投降時,德國海軍的U-234潛艇正在運送各種新武器技術及鈾原料前往日本。在接到德國無條件投降的消息 後,U-234連同艦上貨物向美軍投降,而兩名本來隨艦的日本軍官則在艦上自殺。據聞艦上的鈾原料後來被美國用在曼哈頓計劃當中。

「曼哈頓」計劃共誕生了三枚可用的原子彈,分別命名為「瘦子」、胖子和小男孩。給原子彈命名的人叫Robert Serber,是一名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奧本海默的學生。

據他的回憶,當時給這三枚炸彈命名,主要就是參考了炸彈的設計形狀。

「瘦 子」也叫Mark II型,是一種槍式鈽原子彈,為了讓「鈽子彈」擊中「靶」引發裂變之前達到足夠的速度,所以彈體設計的非常長,達到了5.5米,所以原子彈的外形顯得瘦 長,像一枚魚雷。Serber根據達希爾·哈米特的偵探小說《瘦人》來給這種原子彈命名。因為太長,沒辦法用當時的轟炸機攜帶,所以瘦子最終被取消了。

「胖子」是投放到長崎的原子彈,是內爆式的,所以彈體顯得很胖,只有3.5米左右,根據雪梨·格林斯特里特在著名影片《馬爾他之鷹》中的角色而命名。

而小男孩的命名最為簡單,因為這枚槍式原子彈改進了設計,所以彈體長度明顯縮短,只有3米,為了跟「瘦子」對比,所以選擇了「Little Boy」這個名字。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88939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