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盲目的認為在日本的侵華戰爭,日本女性是處在受害者的角色。其實日本女性團體是軍國主義體制最得力的支持者和堅實的後盾。
近代日本,婦女為了提高社會地位,積極參加自由民權運動、發起女權主義運動、爭取婦女參政權運動。
在戰爭到來之際,日本民間婦女團體的婦女運動領導人把進入政府部門、參與制定國家方針政策看作是婦女解放、提高婦女政治地位的一個重要途徑。
從體制的對立面,站到了體制內部的婦女團體,喪失了原先的鋒芒和銳氣,最後竟然與侵略者當局沆瀣一氣。戰爭期間甚至成立了以國防婦人會為代表的法西斯主義婦女團體
伴隨著日本侵略擴大化而急速發展起來,日本國防婦人會會員人數也急劇擴大,一年後發展到10多萬,兩年後發展到60萬。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後,發展到接近1000萬人。
婦女們開展了包括慰勞官兵、資源回收、愛國儲蓄、生活更新、女子挺身、家庭報國等「後方奉獻」活動。
所以說,她們既是侵略戰爭的受害者,又是侵略戰爭的加害者。為了解除出徵士兵的後顧之憂,激發鼓舞士兵的戰鬥意志,年輕的女性積極與即將出征的士兵舉行婚禮。
母親們將自己的孩子送上前線,支持他們去殘殺鄰國無辜生命,認為自己是在為國家盡力效力。
一些被所謂「愛國主義」麻痹了頭腦的女人,為了「國家、「理想」奔向了戰場,自覺、自願去做慰安婦,到前線慰勞官兵。
至於她們值不值得同情,小編不評價,讀者自己衡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88928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