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十多年前,我國在抗日戰爭時期也曾遇到過這一天大的怪事。那是發生在1937年12月初的南京保衛戰中,國民黨集中了20萬軍隊雲集在南京市周圍,參加南 京城的防禦作戰。此役敵我雙方你爭我奪,鏖戰日酣,我方軍隊損失慘重,尤其是遠道趕來助戰的川軍,某師損兵折將尤為嚴重。
該師有一個團,因擔任陣地側翼對敵警戒任務,重點防禦京杭國道一側敵人可能突如其來的穿插分割,故一直未直接參戰,當防禦戰役失利後,為了保住有生力量,該團決定實施兵力轉移,全團二千餘人急行軍向綿延數十里,森林茂密的南京東南部青龍山地區撤退。
然而,部隊進入青龍山地區後,就再也沒有出來,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見到過這支部隊,全團二千多人非常不幸地無一遺漏,全部消失得無影無蹤。後來有人推測這支部隊是不是分散突圍出去了,然而仔細分析推敲一下日軍當年的戰役態勢和兵力部署後,此種假設便不攻自破。
因 為當年圍攻南京的日軍總指揮就是南京大屠殺的首犯,滅絕人性的侵華日軍、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陸軍大將,該指揮官早在離開日本東京赴上海戰區之前,就 早早著手籌劃對南京實施進攻,因此,在攻陷上海後,他在沒有報請統帥部最後批准的情況下,就令上海派遣軍和第十軍乘中國軍隊潰敗之機,分多路向南京追擊, 因此對圍攻南京計劃,可謂胸有成竹,進攻計劃詳盡而又周密,企圖把整個南京圍得滴水不漏,來個一鍋端。
為 了一網打盡中國軍隊,日軍採取撒大網的大迂迴包圍戰術,於1937年12月1日出動了兩個精銳師團從上海以南的杭州灣登陸,沿途經嘉興、湖州、廣德、蕪湖 一路包抄中國防禦部隊的大後方,僅10天這支日軍的一部就和與沿無錫、鎮江、句容一線圍追過來的日軍在南京東南部湯山鎮連接起來,從而達成了日軍大撒網、 大包圍之企圖,形成了三面對南京圍攻收縮之態勢。
當時,中國守軍只有鄧龍光將軍所指揮的93軍一部趁日軍尚未合圍之際,幸運地從山道間大膽穿插突圍出去,在這支部隊突圍後,就再也沒有任何一支成建制的中國守軍能夠衝出日軍密不透風的封鎖圈了,所以提出這支2000多人的全團人馬全部突圍出去的假設很難成立。
退一步說,就是全團突圍出去,國民黨軍隊應該有一星半點信息,然而1939年國民黨軍總部在統計作戰情況時,就曾發現這件全團人馬不知下落奇怪的事件,無奈之際,只能將全團列為集體失蹤事件。
抗 戰勝利後,國民黨軍總部曾組成聯合調查組,對這一全團失蹤懸案進行過專項調查,以期弄清原委,然而最終查過來查過去毫無頭緒,一無所獲,此案最終也不了了 之。全軍二千多人馬猶如神話般消失了。就連當年日軍也感到十分蹊蹺,因為攻陷南京後,日軍統計戰果時,獨獨缺少中國守軍一個整團2000多人未被殲滅或生 俘,而要設想跳出日軍兩道封鎖線無論如何也決無成立之可能,難怪令日軍高級將領們百般費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88106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