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中國卻被誤認為日本的9類傳統文化

中日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悠久頻繁,影響廣泛深刻,成為世界各國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個特例。中國古代文化,在東方居於領先的地位,所以古代的中日文化交流,主要是日本向中國學習。

中華文化的因素逐步滲透到日本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個領域。

日本人在學習、接受和吸收中華文化的過程中,根據本民族的傳統對其進行改造和再創造,使之成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並且在某些領域內又對中國文化產生影響。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中國流傳至日本的傳統文化。

1、櫻花

愛情與希望的象徵,日本的代表物之一。櫻花,起源於中國,原產於中國喜馬拉雅山脈。

被人工栽培後,這一物種逐步傳入中國長江流域、中國西南地區以及台灣島。秦漢時期,宮廷皇族就已種植櫻花,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

當時萬國來朝,日本深慕中華文化之璀璨以及櫻花的種植和鑑賞,櫻花隨著建築、服飾、茶道、劍道等一併被日本朝拜者帶回了東瀛。

2、和服

在19世紀末期以前稱作吳服。吳服(ごふく,gofuku)這個稱謂源於中國三國時期,東吳與日本的商貿活動將紡織品及衣服縫製方法經傳入日本的緣故。

到了奈良時代,日本遣使來中國,獲贈大量光彩奪目的朝服。次年,日本效仿隋唐服飾,至室町時代,和服在沿承唐朝服飾基礎上改進。

而和服腰包則是受基督教傳教士穿長袍系腰帶影響而創造。製作和服的越後上布、小千谷縮以及結城紬更是錄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3、相撲

一種類似摔跤的體育活動,秦漢時期叫角牴,南北朝到南宋時期叫相撲。

大約在唐日本體育百科全書記載:「日本的相撲與中國的角牴和拳法有相互關係。」日本歷史考古學家池內宏和梅原末治合著的《通溝》一書也說,日本的相撲同中國吉林省輯安縣出土的3~5世紀古墓壁上的角牴圖極相象;同中國唐宋時代的相撲比賽形式和規則也近似。

從17世紀起, 日本各地興起職業性相撲,稱為"大相撲"。18世紀開始形成現代的相撲。到20世紀初期,相撲作為日本的「國技」廣泛開展起來。日本的國際性的格鬥術和體育運動。作為專業競技項目,在日本國內稱作大相撲。

4、木屐

在中國,是漢服足衣的一種,是最古老的足衣。堯舜禹以後始服木屐。晉朝時,木屐有男方女圓的區別。

木屐是漢人在清代以前,特別是漢晉隋唐時期的普遍服飾。漢代漢女出嫁的時候會穿上彩色系帶的木屐。南朝宋之時,貴族為了節儉也著木屐。

江南以桐木為底,用蒲為鞋,麻穿其鼻。隨著木屐在日本服飾裡面的地位,多數人會以為這是日本的傳統服飾。

5、茶道

從唐代開始,中國的飲茶習俗就傳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開始種植茶樹,製造茶葉。到明代,真正形成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

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茶道被譽為是道家的化身。茶道源於中國,之後又傳入西方。

6、花道

日本花道最早來源於中國隋朝時代的佛堂供花,傳到日本後,其天時、地理、國情使之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先後產生了各種流派,並成為女子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

插花指適當截取樹木花草的枝、葉、花朵藝術地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術。

通過插花感受自然、生命的變化,在創作美麗的作品和欣賞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審美,這種以插花為手段,以提高精神世界修養為目的的學習生活方式,稱作花道。

7、榻榻米

一種起源於中國漢朝,發展並盛行於隋唐的中國式家具。於盛唐時期傳播至日韓等地。

我國西安的皇室古墓里就有榻榻米系列產品的使用。唐後,凳子及高腳床盛行,榻榻米逐漸在中國衰落。

榻榻米起源於中國漢代,是從中國盛唐時期傳入的日本的,至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

8、藝伎

以〝侍酒筵業歌舞〞為職業的藝伎,在歷史上本來並不是日本所特有。中國的唐宋時代,士大夫攜妓吟唱,是當時普遍的習俗,在中國浩瀚的詩詞曲賦中,留下了不少詠唱歌姬的佳句。

當時中國的官妓,以及朝鮮的妓生,和日本的藝伎都有相類之處。隨歷史的發展,只有日本的藝伎一直延續到現代,成為日本傳統文化的載體,成為了日本傳統文化的象徵之一。

今天,仍有少數女性抱著浪漫的幻想以及對傳統藝術的熱愛加入藝伎行業。但在二戰以前,絕大部分藝伎是為了生計,被迫從事這一職業的。

9、生魚片

中國最古老的傳統食物之一,有文字記錄的歷史可上溯到周宣王五年,即公元前823年,叫「鱠」或「膾」,先秦之時的生魚膾當用加蔥、芥的醬來調味,膾炙人口也是來源於此,後傳至日本、朝鮮半島等地,在日本是很受歡迎的食物。

製作生魚片的原料較為廣泛,但以深海產的魚類及其它海產品為主。如魚類有三文魚、旗魚、鱸魚、鮪魚等;甲殼類有海膽蝦、龍蝦等;貝類有鮑魚、牡蠣、赤貝、北極貝等。生魚片的選料非常嚴格,應保證原料的新鮮、潔凈、無污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87070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