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共青團中央的微博更新了一條微博,內容很短:冷嗎?當年長津湖零下40度……
文字雖短,可是打開圖片看了後,卻讓我熱淚盈眶。親們,你們現在冷嗎?零度就受不了了吧?當年的長津湖是零下40度,遭遇了五十年不遇的嚴寒。
那麼親們了解那場中美雙方都不願意再提起的戰役嗎?知道志願軍的英烈們在那次戰役中經歷著怎樣的艱辛才換來我們今日的幸福生活嗎?今天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那段絕對讓你熱淚盈眶的歷史。
1950 年冬,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的第20軍、第27軍和第26軍與美國海軍陸戰1師狹路相逢,慘烈交手,史稱「長津湖戰役」。美國戰史將之稱為「最艱苦的戰 役」,也稱為「被遺忘的戰爭」。這場戰役是整個朝鮮戰場局勢被徹底改變的重要拐點,美國人試圖在1950年的聖誕節前夕發起「結束韓戰總攻勢」的計劃 破滅。
這是一場在超出了人類生存極限的惡劣環境下、武器裝備對比懸殊的非常規戰爭:中國人穿著單薄的服裝,拿著簡陋的武器,飢腸轆轆,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嚴寒中無休無止地衝鋒,冒著美國人猛烈的轟炸和密集的彈雨,勇往直前。
1950年冬,朝鮮半島長津湖畔。到處是白雪皚皚,人走在雪裡只能露出上半身,氣溫更是出奇的冷,零下40度。
親歷過那場戰役的遲浩田將軍在多年之後仍難以忘懷:「儘管長津湖戰役已經過去60多年了,但至今都讓我刻骨銘心。」
這是一個關於志願軍「冰雕連」的真實故事。
一支美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搜索前進。突然,指揮官大喊一聲:「Hold(停)!」隨後,他取出望遠鏡,眼前的情景令他大惑不解:對面有一排排的志願軍戰士舉著槍,握著手榴彈,但他們居然沒有開火。
幾個膽大的美軍爬上志願軍陣地,才發現整連129個志願軍官兵被凍成了冰雕,槍口卻衝著敵人來的方向,依舊保持著戰鬥的姿勢……美軍想把他手裡的槍拿走,卻怎麼也拿不下來,不得不掰斷了三根手指頭……
後來,第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向毛澤東報告戰況,電報中寫道:「戰鬥打響後,該連無一人站起,到打掃戰場時發現,全連幹部、戰士呈戰鬥隊形全部凍死在陣地上,細查屍體無任何傷痕與血跡。」 面對這樣的敵人,美軍指揮官不由向「冰雕連」敬了一個軍禮!
這支美軍是「王牌軍」海軍陸戰隊第1師,在二戰的太平洋戰場以兇狠、殘忍聞名,無一敗仗記錄,被稱為「魔鬼一樣的幽靈」。一動不動的冰雕連讓這支驕悍的王牌部隊吃驚不小,但讓他們驚訝的事繼續發生著。
美 軍繼續往前走,遇到了志願軍第二個「冰雕連」。不幸的是,他們這次遇到的,是會動的「冰人」。只聽衝鋒號一響,無數志願軍官兵從雪下面冒了出來,猶如神兵 天降一般,衝殺聲震天。很多戰士衝鋒時才發現,腿已凍得壞死了,但他們顧不了這麼多,剩一條腿的就跳著往前沖,沒腿的就往前爬。
這突如其來的攻勢,打得美軍措手不及、狼狽逃竄。志願軍第9兵團的官兵在長津湖地區埋伏了整整6天6夜,穿著單薄的衣裳、啃著凍得像石頭一樣的土豆,趴在零下40度的雪地里一動不動,一直不敢合眼。沒人敢睡,因為一旦睡著了,第二天就再也叫不醒了。
志願軍老戰士劉伯清回憶說:「冷到什麼程度呀,講了你都不敢信,一些戰士的耳朵被凍得硬邦邦的,一碰整個就掉了,一點都沒的知覺嘍!」
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 冰雪啊,我絕不屈服於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抗美援朝志願軍戰士宋阿毛,1950年11月28日,於長津湖絕筆
這是一封志願軍戰士,那位最可愛的人,留下的遺書,大家拜讀下!
有人說這次戰役志願軍輸了,因為讓包圍的聯合國軍跑掉了,也讓美國佬知道了志願軍補給困難的短處。
可是我要說,我們贏了!因為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哪怕是死,也是胸口向前的,我們的志願軍告訴了全世界,中國人是不可欺的!
我們在這裡吃炒麵配雪,是為了祖國的親們。我們在這裡鑽防空洞,是為了祖國的親們不用鑽防空洞,親們,你們的夢想,就交給我來完成吧!
冷不過長津湖,苦不過上甘嶺!致敬最可愛的人!
感謝你們付出的一切,我們幸福並感激著!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