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關於新中國經歷的幾場戰爭中,爭論的最激烈的恐怕就要屬對越自衛反擊戰了。對於網上的一些朋友的評論,例如,越戰是在搶權,欺凌弱小,等等等等,在下有很多地方不敢苟同。中國領導人多少還是能分的清輕重的。而至於為什麼要發動越戰,提出一些自己的疑問,請大家共同分析。
疑點一:越南為什麼要兩面作戰
在入侵柬埔寨的同時,又要挑釁中國,請大家不要告訴我說是因為越南自認為是什麼第三軍事強國,而且被這謊言沖昏了頭腦。要知道,能做到一個國家的領導,那麼他所要具備的最基本的一點,就是冷靜,能客觀的分析事實,即使他是讓我們鄙視的越南領導人。而讓人奇怪的是,越南竟然在侵略柬埔寨的時候,悍然對我國進行挑釁。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疑點二:當時的中國,是最危險的時刻
在1979年,當時應該算是中國最危險的時候了,政治上,面臨改革,古語就是變法,而領導人也是在更替的時候,作為一個大國的領導,華國鋒顯然並不具備一個優秀領導人所必須的品質。而軍事上,十大元帥,死的死,老的老,僅僅有葉帥一人支撐大局,而葉帥的軍事能力,在下雖然不敢貶低,但卻也乏善可陳。而整個中國,能進行大兵團作戰的人選,似乎並沒有多少。而後來在越戰中也確實體現出了這一點,許大將軍的軍事能力,與十大元帥比起來,……

疑點三:蘇聯的行動
在我國進行並結束軍事行動的同年,蘇聯悍然發動了對阿富汗的侵略。表面上看起來,蘇聯是為了取得歐洲大陸的前突,可是實際上,卻並不是簡單,當時蘇聯四分之三的兵力集中在歐洲,可是卻並沒有取得絲毫的優勢,這次又發動對阿富汗的戰爭,顯然軍事意義並不重大。

疑點四:八四年的戰爭原由
八四年,越南在沒有恢復過來的情況下,竟然再一次發動對我國的戰爭,這顯然不合常理。如果你說,是因為我們在79年並沒有揍疼越南的話,我個人並不贊同。而且越南發動這場戰爭的時機,也非常的微妙,因為,在剛剛過去的1983年,美國里根總統宣布了星球大戰計劃開始。而作為越南的後盾蘇聯,這個時候本應該全力應付美國的挑釁和阿富汗的動亂,為什麼還會支持越南的行為呢?如果說,這次的戰爭,蘇聯並沒有支持,僅僅是越南自己的獨立意志,我個人認為簡直是荒謬。

疑點五:戰爭的結束時間
其 實早在87年左右,兩國之間就已經不存在大規模的軍事摩擦了,而88年的時候,對越戰爭名義上還在進行,而實際上就已經結束了,越南軍人只要脫下軍服,就 可以隨意出入中國邊境。之所以會有這個結果,顯然是和蘇聯經濟的惡化是分不開的。當然這同時也反證了,越南發動的戰爭,實際上的背後支持者,正是蘇聯。

疑點六:金蘭灣的作用
70年代的時候,蘇聯就租下了越南的金蘭灣作為自己的軍事基地。可是從地圖上看,這個金蘭灣雖然位置優良,可是卻明顯是塊雞肋,四周根本沒有其他的海軍基地可以支援,而蘇聯本土的海軍基地,要支援的話,簡直如同笑話。蘇聯如果當時再有一個優良港口作為犄角的話,那麼實現與美國爭奪太平洋的夢想就可能的多了。可惜這似乎根本不可能,當時蘇聯在亞洲的盟國屈指可數,朝鮮,顯然不行。越南,已經有了金蘭灣了,而其他的國家呢,要麼與美國交好,要麼立場不堅定。而如果當時有中國東北的大連,或者是旅順的話,那麼……
綜上所述,在七十年代的時候,蘇聯隨著經濟騰飛,同時也膨脹了北極熊的野心。面對自己身邊虛弱的大個子,以及敵人美國衰退的經濟,更有兩個人眉來眼去的關係,都讓腰包鼓了的蘇聯感到非常的厭煩。那麼這就迫切需要一場戰爭來撥亂反正,同時向全世界傳播自己的意志。而這場真正的第一目標,就應該是中國。
我個人認為,蘇聯當時的目標相當的簡單,那就是淪陷東北三省,效仿日本鬼子的行為,在那裡建立一個傀儡政權,這樣的話,既可以教訓身邊的大個子,又可以在亞洲有個穩固的橋頭堡(蒙古由於地理位置的緣故,顯然不能勝任)。而蘇聯選擇的時機,也非常有利,1979年,當時的中國,內政動盪,因為實行改革,對外也沒有多大的影響,更何況,軍事落後,而且蘇聯忌諱的那些人,毛、周、朱,以及幾大元帥和將軍,都已經殘缺不全了。
可是小心謹慎的北極熊認為,自己部署在東北邊界,以及新疆的軍力,顯然並不能迅速的達到自己的目的,或者說,他更忌諱中國人的人民戰爭。所以在這個時候,他迫切的需要一個手下,幫他先打探一下中國的真正實力,是否還像四十年前那樣,可以亡命的和美國打個平手。
於是乎,越南在這個時候出現了,當時中國的處境相當的危險,如果中國人盲目崇尚勝利,進而如同美國一般陷在越南戰場上哪怕半年的時間,那麼被侵略的對象就不是阿富汗,而是中國了。
有句古話怎麼說來著,叫……,我忘記了,不過大意還記得。大概意思是說,如果國家內亂,那麼就需要找個強大的外敵進行戰爭,這樣就可以讓國家團結,而如果國家外面有敵人環視,那麼就需要找個弱小的敵人進行侵略,以便顯示自己的強大。
中國領導人,用自己的行動,印證了這古老真理的正確性。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