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日本是怎樣封鎖滔天罪行消息的?
南京大屠殺已經成為烙在人們心裡的一個印記,它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漸漸消失。南京大屠殺過程之慘烈,但是外界卻很久之後才知道此消息。那麼日本是如何封鎖消息的呢?
南京大屠殺在歷史上早成鐵案。但在戰時的日本國內,日本官方文件和媒體新聞報道中,幾乎沒有南京大屠殺的「片言隻語」,日本廣大國民也對南京大屠殺這一血腥慘案幾乎一無所知。日本當局究竟是怎樣嚴密封鎖南京大屠殺的任何真實消息的?
早在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後,日本當局就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法令文件,對日本新聞傳媒報道所謂的「日中戰事」做了種種十分嚴厲而又具體的規定。1937年7月13日,日本內務省警察保安局發出《處理有關時局報告的文件》,規定在宣傳報道中,對「反戰反軍的演說」。
「離 間軍民」的報道以及「有將日本對外政策喻為侵略主義之虞的內容」,要注意並加以取締;所有有關在華日軍的紀事、照片,除陸軍省外一概不許發表。1937年 9月25日,日本政府將主管全國新聞傳媒的最高機構「陸軍情報委員會」升級為「內閣情報部」,以示對新聞宣傳工作的高度重視與進一步加強控制
這些法令、文件與機構,好像撒下了一個巨大而嚴密的大網,將日本所有的隨軍採訪的記者、作家、攝影師、評論家等及其寫作統統籠罩其中,使他們不敢、不能、不會寫出任何有違日本政策的報道與文章,更使日本所有的報紙雜誌不敢、不能、不會刊出任何有違日本政策的報道與文章。
因 此,日本隨軍來到南京前線採訪的記者與作家中,儘管有少數人對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感到震驚、羞愧與自責,對苦難的中國人民流露出同情,曾想把這些他們親見 親聞親身經歷的南京大屠殺情景與事件記錄下來,寫到他們的報道或通訊中,但最終,他們面對日本當局嚴厲的新聞管制與殘酷的政治迫害,退縮了。

從 中國戰場回國的大量日本官兵,常常在自覺或不自覺中,在日常的生活與談話中,將他們在中國戰場的經歷與見聞,向別人介紹甚至炫耀,其中包括南京大屠殺的種 種暴行,很快就在日本民間廣泛流傳。日本當局深知,這些「小道新聞」的流傳必將影響日本的輿論,最終必將影響日本的報刊雜誌與海外新聞傳媒。
因為這些「流言」的內容,與日本報刊雜誌上宣傳的內容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為此,日本當局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防止參與南京大屠殺的日軍官兵回到日本國內自覺或不自覺地散播在南京暴行的真實情況,阻斷「流言」的新聞源。
據 曾參加進攻南京和大屠殺的日軍士兵曾根一夫說:「為了不使軍隊在戰地的惡的一面讓國民知道,在強化新聞管制的同時,對在戰地的士兵的泄漏嚴密封鎖。南京攻 擊戰結束後,部分老兵返回國內時就曾被禁口。被告誡『諸位回到國內,徵召解除就成了地方百姓了,但作為軍人的名譽是值得自豪的。
日本人在進行一系列的暴行後,在源頭封鎖住了消息的傳播,所以致使這件事情很晚才得以曝光。可是天網恢恢,做過的壞事總會有被揭發的一天。現在我們不是要譴責日本的罪行,只是想引以為戒,不要重蹈覆轍。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