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隊首次殲滅日軍建制聯隊,日本天皇親授的聯隊軍旗被毀

抗日戰爭後期,中國為了打通滇緬公路,遠征軍於1944年6月4日進攻位於龍陵縣臘勐鄉的松山,同年9月7日占領松山。擊斃日軍1260多人,中國軍隊陣亡4000餘人。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滇西1944》都以松山戰役為真實背景。

中國軍隊首次殲滅一個日軍建制聯隊(團)的戰役、日軍在亞洲戰場的第一個所謂「玉碎」戰。日本天皇親授的聯隊軍旗被毀,旗冠深埋地下,113聯隊不復存在,成為日軍在中國戰場上首次遺留上千具遺骨迄今無法收殮的敗仗,而亡靈也無法回歸靖國神社。

1944年初,二十萬中國遠征軍,由司令長官衛立煌率領,浩浩蕩蕩地開向了日軍陣地。戰役開始,日軍發現自己判斷失誤,中國遠征軍進攻的主攻方向,不是松山,而是不遠處的騰衝城。 1944年6月4日,中國遠征軍司令官衛立煌將軍(沒有戴軍帽者)帶領遠征軍將領在松山前線指揮戰鬥。

日軍接到命令,由主力支援騰衝。留守的日軍,僅剩下一千三百多人,由金光惠次郎少佐率領。正是這個金光,成了中國遠征軍面前一個最危險的敵人。金光認為,儘管中國軍隊主攻騰衝,但絕不會放棄惠通橋。日軍只要以逸待勞,就會將中國軍隊打個措手不及。

他派人進駐前線觀察所,準備迎擊中國軍隊。6月2日,中國遠征軍抵達怒江東岸。遠征軍司令官衛立煌以為,松山只有三四百名日軍把守,在一陣密集的炮火攻擊後,中國軍隊準備發起衝鋒,誰也沒有想到,日軍陣地埋在地下,幾乎完好無損。

新28師82團擔任主攻,在進入陣地100米內時,日軍隱蔽的各火力點,突然一起開火。發起衝鋒的第3營,僅一個排的人生還。然而,英勇的遠征軍士氣不減,7日,遠征軍拿下了陰登山,日軍被迫收縮防禦,固守松山主峰。1944年6月22日,向日軍發動衝鋒的中國遠征軍士。

金光得到消息,最晚在九月上旬,援軍將到達松山,日軍飛機源源不斷地向松山守軍運送補給。但金光沒想到的是,日軍運輸機頻頻遭到遠征軍擊落,約過半輸送的物資,成了遠征軍的戰利品。 由於敵堡堅固如銅牆鐵壁,使用飛機、重炮、敢死隊爆破均不奏效。最後,中國遠征軍決定採取坑道作業。

在敵堡下方開鑿隧道,填入3噸炸藥,將兩座敵堡引爆,拿下了子高地。此後,日軍組織敢死隊瘋狂反撲。馬槽窪頭的小山頭,有一處文字說明,「……過後清理戰場,敵我雙方纏鬥撕咬,死在一起的士兵就有62對,陣地上被咬掉的耳朵、被摳出的眼珠和被扯出的腸子隨處可見,後人將此山頭改名為『肉搏山』」。

8月20日,一聲巨響,日軍陣地被炸上了天。殘餘日軍節節敗退,退守陣地一隅,拚死頑抗。8月31日,衛立煌下達命令,第103師第309團,必須在當天肅清殘敵,結束戰鬥。 ·1944年6月4日,在永闊山,中國遠征軍司令衛立煌將軍(沒有戴軍帽者),第53軍軍長周福成將軍及隨從在吃中午飯

第103師,在日軍對這一仗的記錄中,是一支驍勇善戰的部隊。然而,由於日軍的頑強抵抗,9月3日,第103師仍未完成戰鬥,衛立煌大發雷霆,要求將第309團團長陳永思就地槍斃。第8軍軍長何紹周命令,陳永思將功折罪,繼續進攻。9月6日,善用大炮的金光,被中國軍隊的炮彈擊中,宣告不治身亡。

日軍命令重傷員自殺,並殘忍殺害部分朝鮮慰安婦。只有少數慰安婦逃走後獲救。慰安婦問題從此為國際輿論關注。 1944年9月,被中國遠征軍第8軍俘獲的日軍慰安婦。

第二天,日軍113聯隊副官真鍋邦人焚燒軍旗後獨自發起「死亡衝鋒」,最終被中國軍隊擊斃,遭到中國軍隊全部殲滅。不久後,騰衝日軍也宣告全體「玉碎」,成了日軍在大陸戰場上,規模最大,最徹底的「玉碎」。

1944年6月,中國遠征軍第71軍新28師和第8軍前赴後繼對盤踞松山的日軍發起反攻,從6月4日至9月7日長達95天,遠征軍先後投入10個團2多萬人,共傷亡7763人,其中陣亡4000人,含失蹤50人。日軍死亡1250多人,只有9人存活。敵我傷亡比1:6.2。

戰死人數超過了負傷人數。遠征軍損失之慘重,松山戰役之慘烈由此可見一斑。。 代價如此慘重,皆因日軍經過兩年的苦心經營,已經將松山建成了居高臨下、易守難攻的「永久性防禦陸地」。

駐守松山的56師團113聯隊多為來自日本九州的礦工,他們在子高地挖山洞,修工事,建成了母堡、掩體、貓耳洞、單兵坑、戰壕等堅固工事。這支部隊在這裡實現了「水、電、路、通信」四通,設立了慰安所,還到處燒殺淫掠,據說許多部隊要與之換防,都被拒絕了,他們把這裡視作「天堂」

最終松山還是成了侵略者的葬身之地。 ·1944年9月3日,持槍的中國士兵看押兩名在遠征軍攻克松山後負傷被俘的日軍士兵。

當時參戰的官兵們,雖然對抗戰的最終勝利抱有信心,但是看到日軍如此瘋狂頑抗,都不敢相信自己能看到勝利那一天的到來。很多人的想法是,拼光自己這一代人,殺死全部日本男人,也許中國才能熬到勝利的那一天!

·1944年5月11日,中國遠征軍開始從惠通河渡河打響從中國向滇緬反攻的第一槍。這是1944年7月17日,中國民工通過惠通橋向松山前線運輸彈藥。

·1956年1月,在全國政協第二屆第二次會議期間,毛澤東宴請衛立煌(中)和謝無量。

夏裝士兵方陣、娃娃兵方陣、女兵方陣、在世老兵方陣、將軍方陣……松山子高地南側,402名中國遠征軍將士,面朝主峰方向,分列為12個方陣靜靜佇立。這一形神兼備的雕塑群2013年由雕塑家李春華創作並捐贈。殘陽如血,松濤陣陣,耳邊仿佛響起了廝殺聲……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83190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