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拍電影,成都地下的那座千年帝王墓,終於開了

歲月封印的地下墓穴、陪葬的奇珍異寶、精妙險惡的機關、古老的傳說…

早些年,《鬼吹燈》掀起的「盜墓」熱還沒褪。《尋龍訣》又來推波助瀾。

其實這些不只存在小說和電影,在成都鬧市地下就藏了一座千年的帝王墓穴!《鬼吹燈》中的場景,在這裡可以一睹端倪。

這座墓穴是怎樣來到?先給你擺一個八卦:關於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一次私奔,就發生在成都。

西漢年間,漂亮寡婦卓文君,因為一曲《鳳求凰》,便愛慕上了司馬相如,私奔到成都,開了間酒坊,白天賣酒,晚上撫琴。故此,成都西郊的一處土坡,也被命名為「撫琴台」。

圖中所示就是舊時成都的「撫琴台」

時間一晃到了1942年,「國營防空洞地產公司」在「撫琴台」施工時,萬萬沒想到,工人一鋤頭下去,居然挖開了前蜀皇帝王建的墓穴——這就是老成都喊的「王建墓」,如今的永陵。

順便科普一下,前蜀(公元907-925),歷史上唐代與宋代間為「五代十國」時期,梅長蘇叱吒風雲的年代,而那時的四川乃一國家,名曰「前蜀」,國都成都。

王建(公元847-918)別名王光圖,河南舞陽人,前蜀開國皇帝,死後葬於成都永陵,諡號神武聖文孝德明惠皇帝,後宮佳麗11人,兒女眾多。

最近,閉館打造後的永陵,重新向遊客開放了…

墓穴、重新、開放、迎客…咋聽起來怪怪的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偏哥已經切逛了一圈了。

體驗感受:

雖然不如《鬼吹燈》寫得那麼玄幻,但還是有很幾分相似之處,《鬼吹燈》那些場景也並非空想,還是有顯示依據的。

通過深邃的甬道信步走進墓室,穿過兩扇朱紅大門,一個石棺出現在昏暗的燈光下…

這裡就是穿越的第一步…

與現在說再見了,我們穿越到五代去找蘇哥哥!

看到石棺了麼,貨真價實上千年的東西。

一點都不誇張,石棺伸手可及,簡直不敢俯身,太近了…生怕一不小心自己就趟上去!

蹲下身石棺上的24樂伎浮雕和半身「12神」,永陵最珍貴的文物,演奏樂器20種、23件,再現晚唐五代宮廷宴場面,對研究中國古代音樂史有極高的價值。

石刻經過這麼千年還是清晰可見!

24個姿態各異的樂伎是超級寶貝,因為五代十國留下的東西真的很少。

12神…從這個顏色就知道以前一定是上了色的!

如果環顧墓室穹頂,你可能還會看到很多閃著紅光的眼睛,別怕!別亂想,它們只是電子眼,僅僅是監視石棺的。

善意提醒:

在石棺周圍請均勻呼吸,因為石棺離你太近了,你的呼吸有可能會吹起那千年的塵埃,所以…開個玩笑啦!

你看看是不是很近,上面的掛環都可以看到!

真的不是在這兒糊弄玄虛,改造後的永陵墓室真是可以如此近距離地觀摩。整個墓室搭建了玻璃罩,你可以從上到下看個仔細。

整個墓室里除了石棺,還有一個價值連城的王建像、一口異常大的缸子,據說這口缸子是墓室的「阿拉丁神燈」。

封閉墓室時,缸子盛滿油,點著長明火,以此燒盡墓室內的空氣的,保護屍體!

瞧!這就是一口大缸子,阿拉丁神燈!

當然永陵的墓室一直都有,這次改造了外圍,增加了安防這些,特別修建了個強大的綜合館,裡面可以讓你了解五代十國到底是哪五代哪十國?也會讓你頓悟《琅琊榜》的劇情有多不符合情理…

除了歷史文物,其實永陵留給成都人最大的影響,是永陵的「平安文化」,以前老成都會說:「出西門求平安」,城西的西安路也是取此意而來,這個平安就源自永陵。

墓室里的王建像,一定要拜拜,他可是「平安佛」!

傳言王建是個明君,治國有方,在兵荒馬亂的五代時期,讓前蜀國成為一個戰亂少,安居樂業的國家,百姓稱讚其為「平安佛」。

於是便有了平安文化,只是這些年少有人再提起。

老一輩的成都人都記得:武侯祠找喜,出西門求平安。

扯了這麼多,最後來說點正兒八經的:

成都永陵發現於1940年,發掘於1942年,是我國首次科學發掘的帝陵,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座地上皇陵。

1990年,成都永陵成立博物館,2014年閉館改造,2015年12月18日重新開放。

好了,不多劇透,有興趣大家可以去感受一把現實版「尋龍訣」,好不好耍,歡迎回來給偏哥彙報哈~

出遊提示

永陵包括文物區、綜合館、園林保護區三個部分,其功能不同,開放時間也不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80779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