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新中國成立不到一年,韓戰就爆發了。美國飛機多次侵入中國領空,轟炸丹東地區,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為了保家衛國,中國人民組織志願軍進行了聞名中外的抗美援朝戰爭。【資料擴展:毛主席為何一定要送長子毛岸英參加抗美援朝?】
當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10月25日,志願軍打響了駐軍朝鮮後的第一仗。
11月初,為了配合第二次戰役,中央軍委指令由宋時輪擔任司令員兼政委,率領華東野戰軍精銳部隊第9兵團赴朝作戰。
宋時輪臨行前到北京見毛澤東。毛澤東風趣地對宋時輪說:「我不會遙控你,我們要你去朝鮮,是用人之長,你要對付的是美國陸戰第1師……」
11月7日,宋時輪率領志願軍第9兵團三個軍共15萬人,在夜幕的掩護下秘密進入朝鮮,徒步穿過高山密林,於11月21日集結於朝鮮東北部的長津湖一帶,將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層層包圍。
11月27日,第9兵團向進犯的美海軍陸戰第1師發起進攻。一場歷時17天的殘酷戰鬥在嚴寒氣候條件下隨即展開。
長津湖地區是朝鮮北部最為苦寒的地區,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間,林木茂密,道路狹小,人煙稀少,夜間最低溫度接近攝氏零下40度,當年又是50年不遇的嚴冬。此時天降大雪,氣溫竟然降到零下40多度。
第9兵團來到朝鮮之前駐紮在氣候暖和的華東地區,入朝作戰又過於匆忙,沒有配備適合高寒地區作戰的衣物。許多官兵身穿單薄的衣服進入作戰狀態。就在這種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宋時輪數次調整部署,將美陸戰第1師全部和前來援助的美第7師一部分割包圍於長津湖地區,克服了惡劣天氣帶來的影響,苦戰13晝夜,斃傷俘敵1.39餘萬人,並全殲美軍第7師第31團(加強團),開創了志願軍一次戰鬥殲滅美軍一個建制團的紀錄。
長津湖戰役對於整個韓戰來說,影響非常深遠。志願軍9兵團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將美國人徹底轟出了朝鮮東部元山平原地區,在戰略態勢上得了分。而從更大的意義上講,則是中國軍隊對陣西方國家軍隊在主要戰役上的一次勝利,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可是,在長津湖戰役期間,發生了一起極為悲壯的一幕——12月1日,進至清津、惠山鎮等地的美軍開始向咸興地區撤退。志願軍第80師第242團第5連奉命在美軍撤退途中的黃草嶺1081高地設伏。
由於美軍遲遲不到,他們只能堅守在寒風之中。隨時時間慢慢過去,全連幹部、戰士成戰鬥隊形全部凍死在簡易的掩體中。一百多人的連隊,倖存者僅僅是一個掉隊戰士和傳達命令的通訊員。當他們被人發現時,許多士兵的手凍結在步槍上已無法分開。
毛澤東收到彭德懷、宋時輪發來的電報,脫帽默立良久,說了一句話:「九兵團此次在東線作戰,在極困難條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戰略任務。由於氣候寒冷、給養缺乏及戰鬥激烈,減員達四萬人之多,中央對此極為懷念。」
長津湖戰役也成為宋時輪心中心中永遠的痛。1952年9月,第9兵團奉命從朝鮮回國。當車隊來到鴨綠江邊,宋時輪要求司機停車。宋時輪下車後,向長津湖方向默立良久,然後脫帽彎腰,深深鞠躬。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78740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