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被逐漸曝光,其中出土大量馬蹄金和金餅,數量均創下中國漢墓考古之最。海昏侯墓甚至在出土文物的數量上,已經超過了馬王堆。海昏侯墓中還被發現了「火鍋」、釀酒器等,考古專家更是猜測墓主是一枚「吃貨」。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神秘文物被出土呢?
2000多年前青銅火鍋出土 鍋內有食物殘留物
這個火鍋是個三足器,支撐穩定。上端是一個肚大口小的容器,便於蓋上蓋子,下端連接著一個炭盤,之間並沒有連通。這次出土的火鍋是實用型火鍋,因為它有被用過的痕跡,炭盤裡有炭跡,鍋內也有使用過的跡象,甚至還有板栗等殘留物。
專家通過有使用痕跡這點判斷,這很有可能是墓主生前使用過的物品,這說明墓主人生前可能喜歡吃火鍋。可以初步推測當時的貴族已經在使用青銅火鍋了,但這個火鍋造型優美、做工精緻,並非一般平民百姓所能用得起。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說,還將委託專家對火鍋壁上殘留物等進行提取,通過科技檢測手段進一步考證。
金器成堆 創下中國漢墓考古之最
在北側藏閣的錢庫中,考古人員提取出10餘噸五銖錢,大約有200萬枚。大量五銖錢的出土讓考古人員成功獲得了漢代銅錢的衡量信息,這一發現將以1000文銅錢為一貫的校量制度向前推了1000餘年。
如果說百萬枚五銖錢是富有的象徵,而大量馬蹄形金器以及187枚金餅的出土,表明了墓主人的尊貴身份,數量之大種類之多,專家初步判斷這是歷史以來漢墓發掘之最。
驚現韘(shè)形玉 墓主家庭人口眾多
考古人員在清理主槨室過程中,發現了一件保存極為完整的韘(shè)形佩,近似於雞心的形狀,大小約為7*10厘米左右,上面有龍和鳳的紋飾,栩栩如生,做工十分精美。南昌西漢海昏侯漢墓考古領隊楊軍認為,一般使用這種雞心佩和這種韘(shè)形佩,應該都是屬於皇帝和諸侯王。而韘(shè)形佩的出現將墓主身份引向了第一代海昏侯劉賀。
而在主槨室里,不僅發現了這枚珍貴的韘(shè)形玉,還發現了很多造型考究的玉具劍以及大量的玉石毛料。出土玉器並不奇怪,可為什麼在墓葬里還會出現這些邊角料呢?據國家文物局專家組組長信立祥分析,在漢代有一定身份的人,佩劍是一種象徵身份高貴的一種禮制要求,根據史料記載,第一代海昏侯劉賀有16位妻子,22個孩子,墓葬里出現如此大量的玉具劍以及其的邊角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斷墓主人家裡人口眾多,而這些家屬身份高貴,都需要佩戴玉飾,所以很有可能墓主家裡自己有制玉作坊。
盛傳墓主為漢武帝孫子劉賀 曾被廢除皇帝身份
此前,民間盛傳西漢海昏侯墓的墓主,就是漢武帝的孫子第一代海昏侯劉賀。據《漢書》《資治通鑑》等史料記載,海昏侯的爵位世代承襲,一直延續到東漢。但由於此前在槨室出土的竹簡和木牘還在認定中,棺槨已經被損毀,專家表示現在不能認定墓主人具體是哪一代海昏侯,但從出土的多件文物里,都在不同程度地將墓主身份指向第一代海昏侯劉賀。
據史料記載,海昏侯的爵位世代承襲4代,其中,第一代海昏侯劉賀的生平最為傳奇,經歷了王、帝、侯的跌宕。他是漢武帝的孫子,曾被扶上帝位,但27天後即遭廢黜,成為漢代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被廢後,先貶山東昌邑,再貶江西海昏。
公元前63年春,劉賀率家人順鄱陽湖,沿贛江而上,千里迢迢來到了偏遠的豫章郡。住下了,心卻還是向著北方。他常行船到修水與鄱陽湖交匯處,遙望北方,憤慨而還。後人便稱此地為「慨口」。清代詩人黃正澄有詩:城漫移昌邑,侯空據海昏。
目前最權威的證據如私人印章還未出現,期待開棺後能有所收穫,12月25日,專家組將最終確定墓的所有者是哪一代海昏侯。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