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里趙雲被忽略的軍事才能

Joon Si ...| 2017-04-12| 檢舉

研究三國的朋友們知道,說起趙雲,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勇猛且武功厲害,仔細點的朋友會發現,其實趙雲還是個有政治見解和軍事才華的人。下面小編帶你了解趙雲的另一面。

政治見解:

漢獻帝初平二年(191),當時公孫瓚和袁紹正是對立雙方,趙雲又奉家鄉郡守之命,帥兵支援幽州軍閥公孫瓚,公孫瓚見趙雲帶兵前來助陣,甚是開心,以為是自己得了人心,但是又擔心,便詢問道:「聽說你們冀州一帶都投靠了袁紹,怎麼唯獨你沒有呢?」趙雲不動聲色地回答道:「天下洶洶,未知孰是,民有倒懸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而私明將軍也。」小編給大家翻譯一下,就是天下動盪不安,是誰的還不知道呢?民意倒向各有不同,冀州百姓議論紛紛,從仁政的角度來說,其實您和袁紹一樣並不得人心。這話一說出來,公孫瓚也沒好意思接下去,也讓他知道了趙雲「從仁政所在」的政治理想。

漢獻帝建安十九年(214),趙雲隨劉備大軍圍攻成都,逼降劉璋,奪得了益州。這次勝利讓將士們欣喜若狂,便提議想要城中的物品分賜給諸位將士。趙雲得知後,極力反對,說道:「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以為家。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返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當歸還,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劉備採納了趙雲的建議,成都百姓才避免了一場家破人逃的浩劫。這點上可以看出趙雲所在的政治立場,家為天下,百姓為先。

軍事才華:

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從曹軍手中奪得了漢中,曹操立馬帶兵前去爭奪。趙雲則奉命跟隨黃忠奪取曹軍的糧草,兩人分工,黃忠帶領主力人馬前去攻擊敵軍,趙雲留少數人接應,到了約定時間,不見黃忠的人馬,便派人前去打探,發現有大批曹軍正趕來。趙雲心想著身邊就只有幾十個騎兵,怎能敵過人數眾多的曹軍?眼看著就要被包圍了,趙雲沒有逃,反而先發制人,主動進攻了曹軍。

曹軍以為前方有大批軍隊,不敢前進還連連後退,趙雲邊進攻邊退回自己的營寨。回到營里,趙雲並沒有關門抵抗,反而是敞開大門,偃旗息鼓,曹軍得知這番場景,心想著周圍肯定有大軍埋伏,嚇得慌忙撤退。趙雲還用亂箭、戰鼓製造假象,曹軍軍心不穩,將士們倉皇而逃,互相踐踏,死的死傷的傷。

第二天,劉備得知趙雲如此擊退敵軍,甚是歡喜,大讚道:子龍一身是膽也!其實如果趙雲真的只是膽量過人的話,面臨大敵時就不是先發制人的「前突其陣」,而是有計劃地「且斗且卻」,讓敵軍不敢輕舉妄動,堅持硬拼下去,後果自然很難想像。所以說,趙雲冷靜運謀,先以勇懾敵,繼而虛惑敵心,由半疑到全疑,最終勝券在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73148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