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我清白! 被抹黑千年的8位歷史人物 其實紂王本人真的沒那麼壞?

一、周瑜

《三國演義》中,周瑜是一個風流倜儻、有些才幹,但心胸狹窄,總想算計諸葛亮卻總是搬起石頭砸自已的腳的大都督,是一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人,是一個性格暴躁,政治、軍事才能遠遜於諸葛亮最後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的人。

其實周瑜年輕有為,氣量寬宏,而且是赤壁之戰大破曹操的第一功臣。而且畢生都沒跟諸葛亮交手過,兩人有沒有見面還是個未知數。

二、商紂王

幾千年來,在中國人心中,商紂王不僅是中國古往今來昏君、暴君的「代言人」,而且已經成為邪惡勢力和罪惡人性的象徵。

紂王是商朝的亡國之君,他的名字並不叫紂,他的正式名字叫子辛,也叫帝辛。

紂是後人硬加在他頭上的醜惡諡號,「殘義損善曰紂」,也就是指凶惡不義的意思。

其實帝辛也做過功在千秋的事。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他開拓了山東、淮河下游和長江流域。當時這些地區生產力低下,小部落還處在原始社會,正向中原地區伸展,紂王的祖父、父親都在步步退讓。

直到紂王時期,組織大規模軍隊與之對抗,最終平定東夷,打到長江下游,中原文化也隨之傳播到淮河下游和長江流域一帶,這為後來中國形成一個多民族統一的國家創造了先決條件。

孔子的弟子之一子貢就為紂王平過反,他說紂王的罪行不像史書所言那樣誇張。

三、楊廣

隋煬帝的惡名,最早可以追溯到瓦崗軍首領李密釋出的《討隋煬帝檄文》,歷數了隋煬帝十大罪狀,如弒父、亂倫、嗜酒、勞民、濫賦、興役、徵遼、濫誅、賣官、無信等等。

隋煬帝楊廣雖然是個亡國之君,但他並不是無能之輩,相反他是個政治和野心都高瞻遠矚的人。

不僅修文藏書、開創科舉,還大力提拔寒門子弟、打擊豪門世家,且大力開拓西域,使四方諸國誠服。修大運河,創下絕世偉業。

雖然因為窮兵黷武、急功近利、耗盡民力、苛捐雜稅等終讓他走上亡國之君的道路,但是他也不是一無是處的昏君。

四、法海

法海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白蛇傳》中,法海是一個沒有情感的、冷血的阻止許仙和白娘子相愛的頑固和尚。

但據史料記載,法海原為唐代宰相裴休之子,後在金山寺出家,一生潛心於佛學研究,成就頗高,可謂一代禪宗大師。

而且在馮夢龍的原著《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鎮雷鋒塔》的故事中,法海也是一位真正的得道高僧,以慈悲為懷。

可是《白蛇傳》卻徹底扭曲了法海高僧的形象,他成為了封建的、黑惡勢力的代表。

五、龐太師

提起龐太師,你是不是就會想起《包青天》裡的那個總與包拯、八賢王等人作對的大奸臣?沒錯,這位也是被文藝作品黑的極慘的一位。的恩師。龐太師,名龐籍,北宋人。

先後擔任過江州軍事判官、開封府司法參軍、大理寺丞、殿中侍御史、樞密使、宰相等。還是韓琦、范仲淹等人的好友,司馬光、狄青等人。

據《宋史》,龐籍是一位剛正不阿、廉政愛民、文可安邦、武能定國的忠臣、好官,「田園貧宰相,圖史舊書生」對其一生的最好總結。

六、劉太后

狡猾,嫉妒心強,為了後位不擇手段,陷害李宸妃。但事實上她常與漢之呂后、唐之武后並稱,史書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對宋仁宗視如己出,關懷備至。

所謂李宸妃只是劉娥身邊的宮女。至於爭後之說的事實是,宋真宗本身就是要立劉娥為後,只是劉娥無所出,於是找此宮女當代孕。之後此女受封,在宋仁宗繼位後,劉娥還讓李氏晉升為李宸妃,她去世後並以皇后之禮下葬。

不過另一方面,她確實干涉朝政,把宋仁宗弄得很壓抑。

七、潘仁美

在任何一部有關楊家將的文藝作品中,潘仁美都會出現,他被作為奸臣的代表,與楊家作對,公報私仇,致使楊業自殺殉國。

可是作為潘仁美的原型,宋朝名將潘美應該是一個屢建戰功、有勇有謀的忠臣良將。至於潘美致使楊業死亡這一說法,也被史學家否定。

《宋史》記載,楊業的死,應該是當時的監軍的錯誤戰略造成的,而潘仁美因為無法反抗所以沒能及時發兵救楊業。

當時,潘仁美也收到了降職處分,但主要責任並不在他。所以,文藝作品中所說的潘仁美公報私仇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八、尹志平

尹志平,金末及元代蒙古時期著名全真道士,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師。在金庸的《神鵰俠侶》中,尹志平成為了暗戀小龍女並乘機玷汙小龍女的猥瑣男。

而實際上,尹志平是一個勤於誨人,嚴於律己,不慕榮利,甘居淡泊的道士,全真道在其掌教之後更是得到了鼎盛發展。

後來,金庸先生也覺得自己這樣寫一位德高望重的古人不好,遂將原小說中的尹志平改為了現在的甄志丙。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57052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