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一直都存在的一夫一妻制度。如今都沒有改變。古代皇帝可以有很多妾室,但是也只能有一個妻子。而現如今社會,不管男女,也只能嫁娶一人。一般只聽說過皇帝休了妻子,而從未聽說過那個女人敢休了皇上。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到底是誰有著這麼大的膽量。
中國的封建社會存在了兩千多年,男尊女卑的思想是特別嚴重的。
對於皇帝的嬪妃,哪怕一輩子見不到皇帝,也不能有其他的非分之想,不然,便是蕩婦了。
在道德施加的壓力與世俗的偏見之下,無論皇帝是個多殘暴多醜自己多不喜歡的人,基本上也沒有人有敢說不的勇氣。
畢竟,任何的一個「不」字,都可能導致其「人頭落地」。
不過,還是有這麼一位奇女子,她和皇帝離婚了。

她的名字叫文繡,是末代皇帝溥儀的淑妃。居然,溥儀在選皇后的時候,因為年紀還小,於是在文繡的名字上畫了符號。
但是,有決定權的人並不最中意文繡,而是中意另一名女子——婉容。
但是,皇帝溥儀即便只是空架子,也是金口一開不能改的,於是乎,溥儀便有了一後一妃。皇后是婉容,淑妃是文繡。
但是,文繡也好,婉容也罷,都是接受過西方思想的人,對於一夫多妻制,二人都是排斥的。

不過,文繡出於劣勢地位,所以她爭取的,一開始只是平等的權利;但對於婉容而言,她處於強勢的皇后地位,所以她要做的,就是讓溥儀成為自己唯一的男人。
在這樣的境況下,後宮爭鬥劇是在所難免的。
但是,在那樣一個兵荒馬亂的時代,而且已經是中華民國時代了,溥儀和清王朝的存在,也只是一個符號和一種形式罷了。
上世紀30年代左右,溥儀帶著二人去了天津,在天津,發生了太多的事情。
一方面,自然是婉容和文繡的矛盾再次升級,甚至於一件小事都可以上綱上線。
譬如,文繡在屋外吐了口水,正好婉容看到,她便會去找溥儀告狀,認為文繡是故意的。
而在文繡看來,則非常委屈,為何呢?因為自己並非故意的,給人一種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感覺。
另一方面,對於溥儀而言,因為年紀不斷長大,也更加有自己的看法與觀點,在愛情上,婉容與文繡相比,美貌與性格上的確更讓人能接受。
因為婉容的顏值高於文繡,且性格外向,自然是很好相處的;而文繡雖然秀外慧中,但畢竟過於內向,什麼事情都憋在心裡,難免讓人捉摸不透。
而在政治觀念上,在天津的那段時間,是溥儀最想復辟的時候,溥儀甚至向英國、日本等國家求助,這一切,與文繡的觀念完全不同。
這樣的話,無論是情感上還是個人觀念上,文繡和溥儀都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在這樣的境況下,文繡一度想到自殺,但最終自殺未遂。
不過她的好姐妹提醒了她,那就是此時已經是民國時期了,文繡可以提起離婚了。
經過各種曲折與博弈,還動用了各方媒體的力量。最終,文繡和溥儀離婚成功了,文繡也成為千古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與皇帝離婚的女人。
據悉,文繡與溥儀離婚還有三個條件:一是溥儀之父文繡5.5萬元贍養費;二是文繡可以帶走自己用的物品;三是文繡不能再嫁人。

不過略顯搞笑的是,在此事發生不久,為挽回顏面,溥儀還於1931年9月13日在京、津、滬報紙上發布廣告刊登「上諭」:淑妃擅離行園,顯違祖制,撤去原封位號,廢為庶人,欽此。
自然,在溥儀看來,高額的廣告費是什麼都不算的,重要的是挽回顏面。
對文繡而言,雖然她拿到了5萬5千元的終身生活費,但是七扣八扣到文繡手裡早已經是所剩無幾。
這之後,為了重新做人,文繡啟用了原名傅玉芳,在一所學校找到了一份教員的工作。
之後,又嫁給了一位國民黨軍官,雖然日子過得清貧,但的確幸福不少,而這,也已經足夠。
對於文繡在宮廷中的9年生活,溥儀也說過一些安撫的話,「文繡和我離婚這步棋算走對了,才沒有變成第二個婉容,他說她和我離婚才有了更自由,更幸福的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45131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