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1月,老童生洪秀全在金田村發動起義,麾下太平軍一路拼殺,所向披靡,不到三年時間便占據大清東南半壁江山。1856年9月,正處在巔峰狀態的太平天國爆發「天京事變」,東殿、北殿、翼殿、燕殿等2萬多精銳力量死於內鬥,秦淮河畔為之染紅,太平天國元氣大傷,由盛轉衰。此後,陳玉成、李秀成、楊輔清、李世賢等名將雖力挽狂瀾,也曾實現短暫中興,但於大局無補。1864年7月,九帥曾國荃率吉字營攻入天京,宣告歷時14年之久的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大清再續命半個世紀。洪天王雖然沒能滅掉大清,卻讓一支消沉近200年的勢力再次復活,大清對此欲哭無淚。此後,晚清政局幾乎都由此勢力操控,這便是本文此次要講述的地方漢族勢力。

1626年,號稱東亞第一名將的努爾哈赤在寧遠城下被袁崇煥一頓猛揍,不久便抑鬱而終,汗位傳到皇太極之手。為了制衡三大貝勒以及各大旗主之勢力,皇太極大力提拔漢族官員,並設置內閣,范文程就是此時得到賞識。不過,皇太極依然堅持「首崇滿洲」政策,漢族官員並未取得和滿洲官員一樣地位。清軍入關之後,中央高級崗位名義上實行「滿漢共治」,一個崗位滿漢各一職,但依然是滿人掌握大權。在地方上,自從「三藩之亂」被平定後,漢族地主勢力便一落千丈,據《大清會典》記載:乾嘉年間,陝、甘、川、雲、貴諸省督撫中,總督是滿人的約占七八,漢人占二三;撫缺十五六,漢人僅占六七。至於直隸總督這一核心要職,更是不許漢人(沒有入旗之漢人)插手,而是滿蒙貴族壟斷。

可以說,從1644年清軍入關定鼎天下到1851年金田起義,中間200多年,漢族勢力一直受到壓制,一點脾氣都沒有。不過,清朝的這一政治格局被老童生洪秀全徹底打破,此後再也無法恢復,直到清朝滅亡。當洪秀全發動起義時,曾經號稱「滿萬不可戰」八旗勁旅如同一支弱雞,只要想打隨時可以將其暴揍。1856年4月,太平軍連續摧毀「江北大營」、「江南大營」,八旗軍落荒而逃,只有張國梁3000捷勇可堪一戰。1860年春,李秀成第二次摧毀「江南大營」,被咸豐倚為「江南長城」的欽差大臣和春自縊而死,提督張國梁落水而亡,在江南混日子的八旗子弟紛紛逃往鎮江、上海避難。至此,清朝不但八旗勁旅不可用,連同綠營軍都成為廢柴,若想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地方漢族勢力必須得重用。

聞知「江南大營」被攻破,左宗棠直呼「大快人心」,因為現在滿清朝廷只能將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了。事實的確如此,之前一直備受冷落的曾國藩,哭著求咸豐給他湖北巡撫一職還被無情拒絕,純粹被大清當槍使,可謂是相當憋屈,有苦無處說。「江南大營」被摧毀後,咸豐立馬重用曾國藩及其湘軍,先是讓其署理兩江總督,後則直接授予兩江總督一職,並節制江蘇、浙江、江西、安徽等四省軍政事務。左宗棠則很快從小秘書做到浙江巡撫,旋即改任閩浙總督,這速度堪比做直升機。此外,其他各省督撫職位很快就被漢族地主占據,到同治三年(1864年)五月,8個總督(地方一把手)只有1個是旗人,同期的15個巡撫也只有1個旗人,即是安徽巡撫英翰。

可以說,太平天國運動之後,地方要職幾乎都落入漢族地主手中,而大清傳統政治勢力滿蒙貴族則難以分一杯羹。這還不打緊,漢族地主不但把控要職,而且還掌握武裝力量,這對清朝而言才是最致命的。道理很簡單,湘軍、淮軍、楚軍等這些新式武裝力量並非國家正規軍,而是帶有私人武裝性質,是軍閥割據出現的重要基礎。控制了軍隊,就控制了大清帝國的一切,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洋務運動時期,幾乎所有的軍工企業、民用企業無不是漢族地主創辦,僅有的天津機器局(滿人崇厚辦)後來還被李鴻章給收回來。北洋艦隊、南洋艦隊、廣東艦隊等三支近代化海軍則分屬淮軍、湘軍系統,醇親王作為帝國名義上的海軍大臣,其實一點權力都沒有,更別說調動艦隊了。就拿北洋艦隊來說,艦隊提督是騎兵出身的丁汝昌而不是具有現代海軍知識的劉步蟾,為何呢?當然是李鴻章安排,朝廷也是無可奈何。

漢族地主勢力崛起之後,滿清王朝中央集權體制便面臨著巨大挑戰,他們掌握方實權不說,往往還不聽調遣,尤其是朝廷亟需援助之時。1900年,老佛爺慈禧太后突然雄起一次,決定向英、法、德、奧、俄、美、日、意等八大列強同時宣戰,發誓要將這些「蠻夷」趕出華夏大地。為此,慈禧下詔各省督撫立刻整軍備戰,隨時開往北京「勤王」,大戰西方列強。可誰知,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總督拒絕奉詔,還與列強簽署《東南互保》,表示互不侵犯。此外,張之洞明確表示,若是北京不保,直接推舉李鴻章為「總統」,主持大局。對此,慈禧一萬分不滿,也是無可奈何。武昌起義時,攝政王載灃下令陸軍大臣蔭桓統領北洋新軍南下討伐革命黨,誰知新軍不奉詔,表示只聽從袁世凱命令。沒辦法,攝政王只能將實權授予袁世凱,讓他主持戰事了。

面對革命黨人之兇猛攻勢,袁世凱力主「南北和談」,讓宣統帝溥儀遜位,表示擁戴共和之誠意。對此,攝政王載灃、隆裕太后只能同意,畢竟沒了漢族地主支持,他們也玩不轉了。1912年2月,溥儀遜位,大清滅亡。
總而言之,洪秀全雖然沒能滅了大清,卻讓漢族地主這股消沉200年的勢力重新崛起,再次復甦。為了延續國祚,大清只能重用他們,雖然自己內心是一萬個不願意。不過,這股勢力最終還是拋棄了大清,成為清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此,大清也是欲哭無淚,各位說呢?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