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國軍伙食:每天大米1.5斤,罐頭肉4兩,網友:還不如軍犬

jennyyi ...| 2018-06-09| 檢舉

提起抗日戰爭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那段中國史上最大的恥辱,但是最終我們打贏了,我們勝利了,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那麼在抗日戰爭中國軍隊補給最好的國軍伙食究竟如何?小編和大家一起看看。

 

 

 

翻開國軍飲食史,滿篇只寫著兩個大字:辛酸。1935年,國民政府軍政部制定了陸軍戰時伙食標準:每人每天大米1.5斤,罐頭肉4兩、乾菜2兩、鹹菜2兩、食鹽3錢、醬油4錢。聽著挺豐富的,但標準是標準,執行是執行,抗戰時期,國軍普通士兵的實際主食分配為每人每天9兩米。但對於每日行軍打仗、體力消耗驚人的戰士來說呢?這夠嗎?不夠。

 

根據二戰軍事學家估算,一名普通士兵作戰期間,包括主食和副食在內,每天不能少於1.5公斤。這樣一對比,國軍的一天三頓9兩米,就遠遠不足了。戰事不緊時,伙夫出去買菜,買到青菜就吃青菜,買到蘿蔔就吃蘿蔔,要是啥都買不到,就用鹹菜熬一鍋湯,大家一人一勺湊合吃。這還是好的,大多數情況下連鹹菜都沒有,就是鹽水泡飯。更多時候只能是鹽水煮菜,擱今天就是標準的減肥餐,一個國家賴以倚仗的軍隊就吃這個,您能想像嗎。

 

此刻,您心中想必為國軍的伙食標準泛起一絲同情。但就連這點兒可憐標準,都難以貫徹落實。拿主食來說吧,雖然規定一天三頓9兩米,但實際抗戰期間,國軍士兵一般每天只能吃兩頓飯,上下午各一頓,也就是說一天只有6兩米果腹。只有最精銳的機械化部隊第五軍,以及後方最受重視的黃埔學員,一天才能吃到三頓飯。其中第五軍還是老蔣親自下令:必須吃三頓飯!才得以執行。情況好的時候大家有青菜蘿蔔吃,那可真是實打實的純天然無公害健康綠色食品,一點兒油腥都不沾,因為伙夫手裡壓根兒就沒有油!偶爾能搞到一小塊豬油,每次炒菜時在鍋里擦上一圈兒,已經千幸萬幸了。

 

照片中的國軍士兵圍著一口破鍋吃飯,可人人的眼睛都盯著鍋內,肯定是在看還有沒有剩菜剩飯。神態真是生動,後人看著,真是心酸。

 

抗戰時期軍校學生吃飯的照片,四菜一湯,實在已經是絕好的配備了。老蔣還是很重視教育的。

 

參見抗戰時一張國軍閱兵期間士兵休息的照片,可以看到缺少飲食帶來嚴重的營養不良,這樣的體格,又能有多少戰鬥力?

 

用標題黨的話說:抗戰時國軍士兵的伙食,還不如日軍的一條狗。究竟有多悽慘,中國戰場上的日軍成年軍犬,每天的食物標準包括大米150克,麥250克,白菜200克,牛肉350克或沙丁魚400克,鹽10克,還有其它幾種口糧搭配。大家瞧瞧,對手的狗食都能完爆國軍。網友說道還不如軍犬,卻是不如,但是我們最終勝利了不是,向為了抗戰犧牲的所有人致敬。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9138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