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戰爭大量照片曝光,背後故事催人淚下 ……

yuyi| 2017-12-23| 檢舉

 

1979年2月17日開始,中國和越南之間爆發戰爭。解放軍在短時間內佔領越南北部幾個重要城市,戰爭期間大量照片被曝光,背後故事更是讓人震撼。圖為解放軍炮擊越南軍隊。

《陣地上的全家福》1986年9月23日,21歲的陝西寶雞籍偵察兵張廣林在老山松毛嶺662.6高地觀察哨位上,請路過哨所的記者,為自己拍一張特殊的全家福並寄回家中,以安慰千里之外年邁父母及親人們的牽掛。照片中是張廣林的父母、哥嫂和姐弟的合影。

《戰前準備》1987年1月3日,解放軍步兵第421團七連第一突擊隊副隊長梁希軍(前左)在陣地上和戰友做戰前準備,並寫下了遺書。1月5日,他在攻擊被越軍佔領310陣地的戰鬥中犧牲。

《留給犧牲的遺物》1986年12月25日,解放軍在攻擊310陣地的火力隊出征誓師大會上,火力隊七班長趙澤奇寫在棉衣上的遺書:棉衣三件,請送交趙澤奇。趙澤奇說,「打上戰場就沒想過活著回去。」

《戰友情深》1986年7月30日,解放軍某部662.6高地教導員趙擁民(左一)為即將撤離整休的戰友合影留念。

《戰士的軀體》 1986年5月19日,遭越軍地雷炸傷雙腿和右臂的解放軍士兵齊常富,被送進雲南麻栗坡縣南溫河第一野戰醫療所,撕心裂肺的慘叫聲,震撼了在場搶救他的醫護人員。齊常富被抬上手術臺時,大睜雙眼在半昏迷狀態中痛苦地向醫護人員說:「……我能堅持住。」

《戰友》1986年9月16日,在激烈的戰鬥間隙,解放軍421團二連二排長朱繼明(左一)給手部負傷的戰士暢清林吹去進到眼裡的沙粒。

《痛失戰友》1987年4月29日,已在雲南老山前線激戰491天的解放軍步兵第421團五連連長李聯軍(前右)、指導員丁奉先(前左)在雲南文山縣西山該團召開的追悼會上,為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友趙維軍失聲痛哭。

《生死之間》解放軍老山前線405陣地與越南軍隊陣地犬牙交錯,相距最近只有6米。每天經受無數次炮火轟擊和偷襲,守防解放軍官兵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戰鬥間隙士兵們也將腳板搭在彈藥箱上,好像把死亡踩在腳下。

《貓耳洞裡的苦惱》1986年10月25日,堅守在三面被圍困的左二陣地上的17歲解放軍戰士惠邦利(下)收到家中來信,為不能照料傷病的母親和分擔家中所欠債款而苦惱。

《棋盤上的戰爭》1986年5月21日,堅守在三面被包圍的負一陣地解放軍士兵,在戰鬥間隙將使用過的手榴彈配件做棋子,彈藥箱當棋盤。

《四月的哀思》1987年4月29日,赴雲南激戰491天的解放軍步兵第421團,在雲南文山縣西山腳下舉行追悼會,悼念該團犧牲30位士兵。

《彈片》1986年5月26日,在距越軍哨位僅6米的405陣地解放軍某部二連三班長李樹軍(左),在當日戰爭中,右小臂被越軍手榴彈彈片擊中。他「隱情」未報,忍痛讓戰友林方取出彈片,以此希望繼續留在陣地作戰。

《80年代的上甘嶺》143陣地是雲南老山前線解放軍某部距越南軍隊最近、最危險的陣地之一。該陣地自解放軍佔領以來,每天都要遭受越軍數十發炮彈襲擊,山頭平均被削去兩米多,整個陣地草木死亡,生靈無存,像個巨大的採石場。143陣地被稱為「80年代的上甘嶺」。

《支前民工》1986年9月29日,雲南麻栗坡縣支前辦組織由150餘人組成的支前民工隊運送糧食和彈藥。出發前,支前民工正在接受任務。

一名負傷的解放軍士兵撤出陣地。

《遲來的「團聚」》1987年4月5日清明節,距馮利祥在攻擊老山主峰的戰鬥中犧牲已過去3年。3年來,馮利祥的母親(右四)一直想過來「看望」兒子,卻因為家境貧困而未能成行。這次她經多方籌集路費,終於得以攜一家五口從貴陽趕到雲南麻栗坡縣烈士陵園,首次為兒子掃墓。

中國雲南麻栗坡烈士陵園,安葬著中越戰爭老山前線的957位解放軍官兵。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76464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