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了,那溥儀死後葬在哪的呢,皇陵還是哪裡,曾有專門批示

Liverpo ...| 2017-12-15| 檢舉

清朝滅亡了,那溥儀死後葬在哪的呢,皇陵還是哪裡,曾有專門批示

 

 

原標題:清朝滅亡了,那溥儀死後葬在哪的呢,皇陵還是哪裡,曾有專門批示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朝代更替政權交接,誕生了幾百位皇帝。人與人的命運各不相同,皇帝與皇帝的命運也是千差萬別。開創盛世的皇帝,青史留名,生前死後都享盡盛譽。而每朝最後一位的亡國皇帝,結局卻都大多悲慘。不僅要承受心理的愧疚,很多時候更是死無葬身之地。

 

 

溥儀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他生前清朝就已經滅亡了,但是溥儀並沒有在戰亂中死去,建國後仍然活了一段時間,那麼溥儀死後是葬在哪裡的呢?歷史上的皇帝都有皇陵,但是封建社會已經結束了,還有皇陵給他用嗎?

 

古人事死如事生,對死後之事格外重視。尤其是帝王將相的陵墓,不僅要用許多奇珍異寶作為陪葬,陵墓也是修建的氣勢恢宏。溥儀時期,清朝已經千瘡百孔,財政入不敷出。但儘管如此,溥儀作為皇帝,雖然生前基本都是傀儡,但是死後的身份不能降,還是要修建皇陵。

 

溥儀1906年出生,是醇親王載灃的兒子,本沒有機會坐上龍椅,但是由於光緒皇帝沒有兒子,慈禧或者說歷史選擇了他。1908年11月14日,光緒皇帝去世,第二天,慈禧也去世了。同年12月2日,溥儀在太和殿繼位,由光緒皇后隆裕太后和載灃攝政,第二年改年號為宣統。

 

 

 

按理說,溥儀即位後,就應該派人去幫他尋找風水寶地,提前修建陵墓了。但是那時的清朝正值多事之秋,不僅要支付辛丑條約的巨額賠款,還要為光緒、慈禧辦理後事。因此,給溥儀尋找吉地修建陵墓的事就耽擱了下來。

 

溥儀龍椅還沒坐熱,在宣統三年,也就是1911年,中國爆發了辛亥革命。1912年,在袁世凱的威逼利誘下,溥儀宣布退位,清朝到此也就徹底結束了。溥儀雖然退位了,但是袁世凱與他約定的條件是溥儀可以繼續住在紫禁城,仍用皇帝尊號,侍衛宮女等照常留用,史稱遜清小朝廷、溥儀小朝廷。

 

 

這時,溥儀還算是半個皇帝,在紫禁城內,仍然沿用皇家的禮儀。所以溥儀身邊的大臣又開始計劃為他選擇吉地,修建陵寢。這次風水寶地找到了,但是溥儀小朝廷沒錢立即修建。還沒等籌夠銀兩,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逼迫溥儀離開紫禁城。

 

溥儀修建陵墓的事,就這樣無限地延期了下去。

 

 

 

溥儀離開紫禁城後,開始了他人生的波折之路。先是搬到了載灃的居處北府,後來又移居天津,最後到了東北成為偽滿洲國的皇帝。1945年日本戰敗前夕,蘇聯對日宣戰,進攻日本駐紮在東北的關東軍。偽滿洲國戰敗後,日本無條件投降,溥儀被蘇聯拘押。

 

新中國成立後,溥儀被遣送回國,在戰犯管理所接受了約十年的改造。後來溥儀被特赦回到北京,成為一位普通公民,還與當時的一位護士李淑賢結了婚。

 

 

再次回到北京的溥儀,日子過的相當平淡,於1967年因病去世。溥儀死後,遺體並沒有按照皇帝的儀式下葬,而是按照新時代的法規火化。隨著溥儀的去世,清朝也隨之徹底消逝。

 

 

但是問題來了,溥儀的骨灰應該放在哪裡呢?溥儀並沒有因為自己的特殊身份受到歧視,反而受到了特殊照顧。得到明確批示說:一可以由他家人自由決定,二是可以安置在八寶山。經過溥儀家人的討論後,他的骨灰被安置在了八寶山。

 

 

溥儀生前一直被各種勢力當作傀儡,死後能被安置在八寶山,也算是很榮耀的一件事了,但是命運多舛的溥儀並沒能一直待在那裡。1994年,張世義先生在光緒崇陵西北興建了一座華龍皇家陵園,但是一直沒什麼名氣。

 

為了提高陵園知名度,張世義把主意打到了溥儀身上。不知用了什麼辦法,最終溥儀的妻子李淑賢被勸動了,將溥儀的骨灰從八寶山遷至這座由個人修建的華龍皇家陵園。經過簡單的安放儀式後,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就長眠在了那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75402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