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遼國開國皇后,皇帝死後她自斷手腕為其陪葬,卻不是為了愛情
提起遼國太后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蕭太后,其實在蕭太后之前還有一位太后為人們所稱道,那就是遼國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的皇后——述律後,俗稱斷腕皇后。
影視劇中的遼國太后形象
述律後,名述律平,她的母親是耶律阿保機的姑姑,她和阿保機是姑表兄妹,在她十四歲的時嫁給了當時二十歲的阿保機,從此緊緊地跟隨在阿保機的身邊,為他出謀劃策,和他一起四處征戰。
述律後在契丹族曾被人們奉為地神的化身。在遼國的民間有一句傳謠:「青牛嫗,曾避路」,說的就是述律後,據說有一次,她在衡水和土河的交匯處見到了地神,地神一見到她走過來,立刻便遠遠地躲開了。
述律後非常有智謀,還能領兵打仗,是一位巾幗英雄。公元924年阿保機率兵前往攻擊党項,後方空虛,黃頭、臭泊兩個室韋部落的家族趁機偷襲阿保機,述律後得知後,便親自率軍反擊,並大破敵軍。
耶律阿保機圖像來自網路
述律後精心輔佐阿保機,是阿保機的賢內助,阿保機稱帝時封她為應天大明地皇后。述律後最為人稱頌的是在阿保機死後她所採取的一系列穩定政局的果斷措施,並由此獲得斷腕皇后的美譽。
阿保機死前沒有立太子,臨死時將軍政大權交給了述律後。述律後想立阿保機次子耶律德光為太子,但大臣們傾向於阿保機的長子耶律倍,如果立耶律德光為太子,肯定會遭到眾大臣的反對,於是她決定以替耶律阿保機陪葬為藉口消滅敵對勢力。
述律後便將掌握重權的阿保機舊臣都召集在阿保機的棺前,以民族舊習「親近臣子應追隨侍奉太祖」為由,命令他們為阿保機陪葬。這時卻有個叫趙思溫的武將,向述律平挑釁:「先帝親近之人莫過於太后,太后為何不以身殉?我等臣子前去侍奉,哪能如先帝之意?」
影視劇中的遼國皇帝形象
述律後卻平靜地回答道:「兒女幼弱,國家無主,我暫不能相從先帝,現以此手代之。」緊接著,她揮動金刀,毫不遲疑地將自己的右手齊腕砍下,鎮定自若地命人將這隻手送到阿保機棺內代替自己陪葬。
述律後頃刻間自斷手腕的狠辣勁頭,一下鎮住了所有人,順利的清除了反對勢力,耶律德光登上了皇位,做到了政權的穩定交接,並且從此以後所有的皇親國戚、滿朝文武都對述律平畏如虎蠍,對她的主張再也不敢違抗。
影視劇中的遼國太后形象
但是,述律後晚景堪憂。耶律德光當了二十年皇帝就死了,阿保機的長子耶律倍的兒子耶律阮即位為帝後,述律後想發動政變立小兒子李胡為帝結果失敗,被耶律阮幽禁。耶律阮死後,耶律德光的兒子即位後,才把述律後放出。兩年後,述律後去世,享年75歲。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75371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