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為隋煬帝喊冤,想活過隋朝必經三大浩劫

Liverpo ...| 2017-12-06| 檢舉

不要為隋煬帝喊冤,想活過隋朝必經三大浩劫

 

 

作為一個王朝的末代皇帝,崇禎皇帝可以說時運不濟,不似亡國之君而亡國,而隋煬帝作為亡國之君那是理所應當,自作孽不可活。如今網路時代,信息傳播快而廣,上網瀏覽, 經常能看到很多人替楊廣喊冤鳴不平,甚至歌功頌德,對說這樣言論的人,我只能說幸好你不生在那個時代,要不然你能熬到隋亡?若要熬過,必經三大浩劫。

 

 

第一劫,繁重的徭役役。

 

 

有人說隋煬帝不是昏君,但一定是暴君,這個我認同。隋煬帝即位後不斷的濫用民力,動不動就徵發十萬至數百萬民夫勞役。不要以為去就是出出力,流流汗, 說不定還有免租賦的好處,何樂而不為,可現實不是你想的那麼單純美好。

做勞役,不但要流汗流血, 還有可能付出寶貴的生命,而且死亡的機率還不低。隋煬帝大業三年,徵召男女百萬口築長城,死亡率竟達到五六成那麼高。光這一項工程就死幾十萬,隋煬帝還營建東都洛陽,月征民夫兩百萬,建了十個月,不知要死多少人。還有諸如開通大運河,造龍舟,建大興城等等工程,男的都不夠用了,女的也征來用。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那麼多大興土木,總有該你去的。

 

 

第二劫:三征高句麗。

 

 

征高麗不說對與錯,只單看楊廣做的就像是為面子,秀秀自己強健的肌肉 。第一次征高句麗,楊廣分軍二十四路,總軍力達一百三十萬眾,號稱兩百萬。這還僅僅是參戰的,搞後勤運糧食的又是軍隊人數的兩倍,「近古出師之盛,未之有也」。然而戰爭不是人多就能勝利的,楊廣敗得很慘,渡過遼河時有三十多萬人,等回來時只有兩千多人,還有物資損失的就更多了。

第二次,楊廣親征高句麗,兩邊打得都傷亡慘重,正當楊廣大有作為時,後院起火,楊素的兒子楊玄感反了,楊廣不得不撤軍。等收拾好楊玄感後又征高句麗,打都打到平壤了,高句麗王高元一個認慫,遣使投降,楊廣就志得意滿,倍有面子了,於是下令撤軍,只有來護兒想繼續打,可是孤掌難鳴。 這次征伐高句麗也不能說勝利了,楊廣班師後徵召高元入朝,高元根本不聽話,有本事你就再來打啊。上天沒有給隋煬帝這樣的機會。

據說征高句麗死的大多數不是戰死的,而是累死的,冷死的,還有餓死的,總的來說死傷恐怕有百萬人左右,誰願意魂斷異鄉!

 

 

第三劫,隋末大亂斗。

 

 

就算你熬過了繁重的徭役,高麗戰爭,可還有隋末大亂斗。不要說大亂斗和楊廣沒有關係,沒有他繁重的徭役,就不會有勞動力的減少,也就不會有田地荒蕪,民不聊生。當時戶數八百多萬,幾乎每一戶都有一人以上就役。為了逃避徭役,為了不活活餓死,人民紛紛起義。

隋煬帝大業七年(611年),王薄率先在長白山揭竿起義,隨後又有張金稱、竇建德、翟讓等人領導的農民起義,農民起義日益壯大,隋朝廷根本剿滅不過來。連年打仗,某些人戰死,某些人完全就是被屠殺。史書記載,張金稱所過之處,寸草不生極為殘暴,有次攻克城池一朝屠殺平民男女一萬多人。

 

 

亂世像張金稱這樣的恐怕不止一人,反正最後全國戶數從八百多萬變成兩百來萬了,人口減少了四分之三 ,要活下來,不能不說要看運氣。人一生短短一百年不到,被楊廣折騰下來,平平凡凡的生活都不能如願,不得不遠離他鄉,要麼服役,要麼打仗,還有可能被人屠殺,反正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74211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