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逝世44周年,「我告訴你們,中國人絕不是病夫!」

Liverpo ...| 2017-12-01| 檢舉

李小龍逝世44周年,「我告訴你們,中國人絕不是病夫!」

 

 

 

 

 

很少有一位東方武術家

能像李小龍一樣突破國家、

種族的領域,

並且在死後聲威依然不減。

……

李小龍冥誕77周年

自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離世至今, 已經44年了。

細細想來,

 

生於1940年的他如果還健在,

今天已經77歲, 或許早已兩鬢斑白, 兒孫滿堂。

如果他還健在, 年過古稀之後,

不知那發力後經典地吼叫, 是否還依舊響亮。

如果他還健在, 故事的結局是否會不同?

只可惜, 沒有如果。

李小龍

(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

原名李振藩, 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

祖籍中國廣東順德均安鎮

1940年11月27日, 李小龍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

父親李海泉是香港著名的粵劇演員, 母親何金棠是一位中德混血。

 

在中國人眼中, 龍是登峰造極的象徵。

每個父親都望子成龍, 李海泉也不例外, 從小對兒子寄予厚望,

巧合的是, 李小龍出生那一年正好是龍年。

為了使他體魄強壯, 在他7歲時父親便帶他去練習武術, 鍛煉意志, 培養性格。

 

1954年,

14歲的李小龍有幸被一代宗師葉問收為徒弟,

人生第一次接觸到詠春拳,

從此開始了學拳的漫漫長路。

一張極其珍貴的合影:葉問和李小龍

父親為他在家中設立一座木樁,

在葉問的指導下, 每天對著木樁瘋狂訓練。

 

在那個年代, 想去做葉問的關門弟子,

沒有真才實學是絕對不可能的。

而李小龍的勤奮和天分讓葉問頗感欣慰,

破例收他為徒傳授功夫。

木樁聲裡聽歲月, 詠春拳中見道義。

 

機緣巧合下, 他認識了來學武的一位醫學院女學生 琳達·埃莫瑞, 一個愛爾蘭裔的美國白人姑娘。

這個姑娘因為對中國功夫著迷,

跑來找李小龍學習武術,

為討好師父, 她每天閉館前還主動幫他收拾武館。

 

當時並沒有幾個女孩子喜歡練拳,

李小龍也注意到這個愛武術的女孩,

對她甚是喜歡, 交流變得越來越多,

志趣相投又互相愛慕, 很快兩人墜入愛河。

那時候白人女孩愛上黃皮膚的中國小子,

在學校中實屬罕見, 但是琳達沒有絲毫猶豫,

在她看來, 李小龍比任何男人都努力、踏實可靠

李小龍一心忙著教武術,

身上也沒賺什麼錢,連房租都是借的。

但跟他在一起的琳達覺得很快樂,

她從不沒有奢求李小龍日後能飛黃騰達,

她只想默默站在李小龍身邊,陪著他一起實現夢想。

慢慢的李小龍創辦的振藩國術館也逐漸興旺起來,為了擴大影響,他經常到各處參加武術比賽,為了支持他的事業,琳達放棄在學業中繼續深造的機會,陪著他東奔西走。

1964年李小龍與琳達結婚,

全力幫助丈夫開辦武術館

之後兩人先後在西雅圖、奧克蘭、洛杉磯等地開設武術分館授徒。

有了妻子的大力支持,李小龍更是如虎添翼。

婚後的李小龍心無旁騖,開始全力發展截拳道。

李小龍說過: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這是他創立截拳道的宗旨,也是他打敗對手的精髓。

為了追求一個快字,

他每天雙手做近1500個左右俯臥撐,單手400個,

單手兩指做200個,單手大拇指可做100個……

普通人單手兩根手指能撐起身體,就不錯了,

更別提上下運動做俯臥撐了。而他強大的手指力量,

可以一瞬間插入一罐未開封的可口可樂。

別看他跟歐美壯漢身材相比,看起來非常消瘦

但每一寸肌肉都蘊含著強大力量。

他能把34公斤的槓鈴直臂水準前伸,把56公斤的槓鈴平舉並停留,一隻手拿32公斤啞鈴可以順勢後擺,再側舉至肩部並保持不動。

經過測試,他的一拳能打出400公斤的力量,與當時拳王阿裡的力量相當。

可是阿裡體重是234斤,而李小龍體重只有120斤,

小小的身體竟有如此大的爆發力。

他的寸拳最高記錄可以把一個150斤的壯漢,震出6米開外。

他的墊步側踢力量極大,

訓練時經常用一百多公斤的麻袋,

對著它不停地踢打,直到踢爛再換新的。

如今他一腳全力側踢,就能踢爆45公斤沙袋。

說他曾過:中國功夫就像一杯水,雖然看似很柔軟,卻可以穿透岩石鋼鐵,它能變換各種形狀,你卻無法真正抓住它、制約它。

這是一段他當時進行格鬥展示的珍貴影像,短短幾分鐘鏡頭,

但他的實力可見非同一般。

他的拳究竟有多快?看看下圖這個慢鏡頭重播,當他在對方有準備的情況下,迅速一擊,並收回拳頭之後,對方才做出防守格擋動作,為時已晚。

沒有遇到防守就完成的擊打,才是最好的進攻。李小龍的快,只有真正被打過才知道,相傳他可以在一秒內打九拳,踢出六腳……多麼恐怖的速度。

聽說李小龍很厲害,總有人不服氣想要挑戰,可惜無論是哪個國家的,無論是黑人還是白人,結果都一樣。

1965年,李小龍打敗了棍王伊魯山度。

又打倒巴西柔術高手傑尼勒貝爾獲得世界柔術冠軍。

那一年他的截拳道無人能敵,

那一年他的大兒子李國豪出生,

這一年他的事業、家庭雙豐收。

從此他似乎又有了新的目標,

就是從小帶著兒子練習武術,

將來把自己的截拳道發揚光大。

就在此時,更大的驚喜隨之而來,收到了好萊塢的簽約邀請,去出演各類動作電影,雖然剛開始只是配角,但卻是人生嶄新的開始。

越努力就越幸運,功夫小子李小龍漸漸受到好萊塢電影的認可,作為好萊塢第一位華人演員,他成為世界上第一位中國功夫的推廣者。

著名歌手邁克爾傑克遜,當時是他的超級粉絲,也是中國功夫的追捧者。

雖然進軍演藝界,但是他放不下對武術的迷戀,因為他天生就是個戰士。

名聲越大知道的人就越多,就不知不覺變成了業內的標杆,生活中,李小龍除了經營國術館,還要隨時迎接各種世界高手的挑戰。

1968年世界跆拳道冠軍李俊九對李小龍下戰書,

李小龍徹夜研究其技戰術,開戰後幾回合便將其擊敗。

第二年小女兒李香凝出生。一邊當好爸爸,一邊備戰比賽。兒女雙全的他似乎更加強大,擊敗了世界拳王Joe Frazier。

令妻子欣慰的是,就算已經功成名就,事業繁忙,但只要他一有時間,李小龍就會趕回來陪家人待在一起,有時候帶著老婆孩子回到香港看望親人。

有時候一整天待在美國的家中陪孩子們玩耍。

後來,在有一年帶著老婆孩子在泰國度假時,

又在拳館順便秒殺了前來挑戰的泰拳王乃佛。

在曼谷的時候,又擊敗了另一位前來挑戰的泰拳高手察爾鋪。

後來她妻子說,如果還有人質疑他的實力是作秀,

那麼可以去問問這些當時被他打敗的各國高手。

一種對丈夫的驕傲和自豪在琳達心裡蔓延,

她也成為人人羨慕的女人。

在1970年世界搏擊大會,他用截拳道橫掃了各國功夫高手,獲得冠軍,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讓所有不服氣的人閉上了嘴,

也讓人們記住了他那蔑視一切的眼神。

光說不練假把式,

打遍天下的李小龍,被眾人推向神壇。

像美國空手道冠軍羅禮士這樣的,世界上許多著名武打巨星,都爭著拜他為師。好萊塢的著名電影明星占士亨賓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門徒。

拳王阿裡也曾登門拜訪,與他交流經驗。拳王泰森也公開表示過:李小龍是個殺手,他的境界很高。

他用自己的拳頭和吼叫,改變了一個時代。

1971年夏天,李小龍回到香港,簽下了他第一部以中國武術為題材的國產電影《唐山大兄》。

這部當時預算只有10萬美元的小劇本,卻創下了香港有史以來電影票房紀錄,

因為李小龍演得夠真夠拚命。

李小龍在片中的大無畏精神和驚人的打鬥技巧,是旁人無法比擬的。

他的打戲全部自己親力親為,不加一絲特效,從來不用替身,踢碎的燈,破裂的木板,全部是他真實的擊打動作造成的。

他從來不會同時接拍兩部戲,因為他覺得這會導致精力不集中,影響自己發揮害得電影品質差勁,讓觀眾失望。雖然掙錢重要,但拍好電影更重要。

憑藉著天分和自己的態度。他獲得了超高的人氣,徹底闖入了國內市場,隨後還有《精武門》、《猛龍過江》。

當年這位在李小龍電影中被抓住頭髮的小角色,就是如今的功夫巨星成龍。

這麼多年,他一直被業內稱為拚命三郎,或許正是因為他太拼了,身體逐漸出現了問題,而全然不知。

1973年他準備拍攝新一部電影《死亡遊戲》,7月20日深夜,還在討論拍攝事宜的李小龍,突然感覺頭疼得厲害,在吃過止疼片後,本想躺下休息,可結果這一閉眼就成了永別,再也沒睜開過……

年僅33歲的他就這樣離開了人世,

曾經的輝煌與成就,帶著他的不甘與失望,一起化為了灰燼。

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

這樣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突然離世,令全世界一片譁然,各地的粉絲紛紛聚集在香港,數萬人自發為他送行。

雖然人生只度過了33個春秋,但是他對世界的影響力是無人能及的。

依稀記得,李小龍在剛成立武館的時候,曾在一張信紙中寫下自己的人生目標:「我,布魯斯·李,將會成為全美國最高薪酬的超級東方巨星。作為回報,我將奉獻出最激動人心、最具震撼性的演出。從1970年開始,我將會贏得世界性聲譽。到1980年,我將會擁有1000萬美元的財富,那時候我和我的家人將過上愉快、和諧、幸福的生活。」

如今看來,1970年的目標實現了,可是1980年的目標……永遠無法完成了。

這個做什麼事都是說到做到的男人,這一次食言了。

說起世界級功夫巨星,能叫出一長串如雷貫耳的名字。說起各門各派的武打搏擊高手,也有許多人功勳卓著,赫赫有名。

只是,像李小龍這樣影響過全世界的武學奇才、絕代巨星,至今再沒出現過。

四十四年太匆匆,世間再無李小龍……

聞名世界的李小龍中國功夫

截拳道

截拳道是李小龍所創立的融合世界各種武術精華的全方位自由搏擊術。「截拳道」意思就是阻擊對手來拳之法,或截擊對手來拳之道。截拳道宣導搏擊的高度自由和本能性,拋棄傳統形式,忠實地表達自我。「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是截拳道的綱領和要義。它將東西方哲學理念運用於武術,是一種搏擊指導和方法論。

寸拳

李小龍寸拳,是從詠春「長橋發力」演變改造而來,是截拳道特別高級的技藝。李小龍的「寸拳」所擊出的「寸勁可將一名體重超過75公斤的人擊出幾米遠。詠春拳有一種特殊的發力方式,叫做寸勁。所謂寸勁,是指距離攻擊目標很近,或者動作即將完成的瞬間,才突然加速收縮肌肉發出的短促,乾脆的爆發力量。在詠春門中,詠春高手不用蓄勢就能發動連續緊湊的攻擊,在1至3寸距離甚至貼身狀態,發力將對方擊倒。按照力學原理,物體在加速度之後產生的力量最大,因此,拳的勁道要大,也必須屈臂後猛擊,以保證有足夠的距離加速。而寸勁反其道而行之,要求在最短的距離內發出大的力。

雙截棍

在好萊塢劇集《青蜂俠》中,李小龍首次使用雙截棍。雙截棍為兩節圓柱體的硬木,中間以鐵鍊或皮條相連,既可猛擊,又可絞殺,集棍的剛猛與鞭的陰柔於一身,美國一本武術專著曾如此介紹:「揮舞著的雙截棍的一端,其落點可產生1600磅的力,威力非常驚人。一旦連接雙截棍的鐵鍊或皮條纏繞到對方的脖子上,只需輕輕一拉,便足以將人絞死。

至今無法超越的9大記錄

1、用側踢把一隻45公斤的沙袋踢破。

2、用二節棍擊出了1600磅的力量。

3、李小龍在1秒鐘內可以打出9拳;他的寸拳最高記錄可以把一個150斤的壯漢打出5、6米遠。

4、輕鬆地把手指插入一罐未開封的可口可樂。

5、一拳擊出350磅的神力,拳王阿裡當時也打出了這樣的記錄,但李小龍體重130磅,而阿裡體重260磅,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6、李小龍在1秒鐘內可以踢6次腿,以其招牌動作「墊步側踢」,把一個身穿護甲的200磅壯漢踢飛了20米,落入游泳池中。

7、據資料顯示,李小龍雙手能連續做大約1500個左右俯臥撐;單手可連續做400個;單手兩指(普通人連支撐起來都不行)做大約200個;單手大拇指可做100個。

8、把約135公斤的麻袋踢到大約一層房子的高度,大約5米。

9、把34公斤的槓鈴直臂水準前伸,在伸出手臂後靜止20秒,然後收回;把56公斤的槓鈴平舉並停留片刻;一隻手持32公斤啞鈴水準前接一個順勢後擺,再側舉至肩部並堅持數秒。

毫無疑問,李小龍是一個天生的巨星,一個傳奇中的傳奇。李小龍的一生是短暫的,但卻如同一顆耀眼的彗星劃過國際武壇的上空,對現代技擊術和電影表演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主演的功夫片風行海外,中國功夫也隨之聞名於世界。儘管過世已久,李小龍依然是功夫代名詞,許多外文字典和詞典裡都出現了一個新詞:「功夫」(Kung fu)。在不少外國人心目中的功夫就是中國武術,李小龍也成了功夫的化身。許多國外武林高手、空手道拳師,泰拳大師看過李小龍主演的功夫片後都承認:「李小龍確有真功夫。」確實,還很少有一位東方武術家能像李小龍一樣突破國家、種族的領域,並且在死後聲威依然不減。

有多少人喜歡李小龍

點個贊給我看一下

李小龍一心忙著教武術,

身上也沒賺什麼錢,連房租都是借的。

但跟他在一起的琳達覺得很快樂,

她從不沒有奢求李小龍日後能飛黃騰達,

她只想默默站在李小龍身邊,陪著他一起實現夢想。

慢慢的李小龍創辦的振藩國術館也逐漸興旺起來,為了擴大影響,他經常到各處參加武術比賽,為了支持他的事業,琳達放棄在學業中繼續深造的機會,陪著他東奔西走。

1964年李小龍與琳達結婚,

全力幫助丈夫開辦武術館

之後兩人先後在西雅圖、奧克蘭、洛杉磯等地開設武術分館授徒。

有了妻子的大力支持,李小龍更是如虎添翼。

婚後的李小龍心無旁騖,開始全力發展截拳道。

李小龍說過: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這是他創立截拳道的宗旨,也是他打敗對手的精髓。

為了追求一個快字,

他每天雙手做近1500個左右俯臥撐,單手400個,

單手兩指做200個,單手大拇指可做100個……

普通人單手兩根手指能撐起身體,就不錯了,

更別提上下運動做俯臥撐了。而他強大的手指力量,

可以一瞬間插入一罐未開封的可口可樂。

別看他跟歐美壯漢身材相比,看起來非常消瘦

但每一寸肌肉都蘊含著強大力量。

他能把34公斤的槓鈴直臂水準前伸,把56公斤的槓鈴平舉並停留,一隻手拿32公斤啞鈴可以順勢後擺,再側舉至肩部並保持不動。

經過測試,他的一拳能打出400公斤的力量,與當時拳王阿裡的力量相當。

可是阿裡體重是234斤,而李小龍體重只有120斤,

小小的身體竟有如此大的爆發力。

他的寸拳最高記錄可以把一個150斤的壯漢,震出6米開外。

他的墊步側踢力量極大,

訓練時經常用一百多公斤的麻袋,

對著它不停地踢打,直到踢爛再換新的。

如今他一腳全力側踢,就能踢爆45公斤沙袋。

說他曾過:中國功夫就像一杯水,雖然看似很柔軟,卻可以穿透岩石鋼鐵,它能變換各種形狀,你卻無法真正抓住它、制約它。

這是一段他當時進行格鬥展示的珍貴影像,短短幾分鐘鏡頭,

但他的實力可見非同一般。

他的拳究竟有多快?看看下圖這個慢鏡頭重播,當他在對方有準備的情況下,迅速一擊,並收回拳頭之後,對方才做出防守格擋動作,為時已晚。

沒有遇到防守就完成的擊打,才是最好的進攻。李小龍的快,只有真正被打過才知道,相傳他可以在一秒內打九拳,踢出六腳……多麼恐怖的速度。

聽說李小龍很厲害,總有人不服氣想要挑戰,可惜無論是哪個國家的,無論是黑人還是白人,結果都一樣。

1965年,李小龍打敗了棍王伊魯山度。

又打倒巴西柔術高手傑尼勒貝爾獲得世界柔術冠軍。

那一年他的截拳道無人能敵,

那一年他的大兒子李國豪出生,

這一年他的事業、家庭雙豐收。

從此他似乎又有了新的目標,

就是從小帶著兒子練習武術,

將來把自己的截拳道發揚光大。

就在此時,更大的驚喜隨之而來,收到了好萊塢的簽約邀請,去出演各類動作電影,雖然剛開始只是配角,但卻是人生嶄新的開始。

越努力就越幸運,功夫小子李小龍漸漸受到好萊塢電影的認可,作為好萊塢第一位華人演員,他成為世界上第一位中國功夫的推廣者。

著名歌手邁克爾傑克遜,當時是他的超級粉絲,也是中國功夫的追捧者。

雖然進軍演藝界,但是他放不下對武術的迷戀,因為他天生就是個戰士。

名聲越大知道的人就越多,就不知不覺變成了業內的標杆,生活中,李小龍除了經營國術館,還要隨時迎接各種世界高手的挑戰。

1968年世界跆拳道冠軍李俊九對李小龍下戰書,

李小龍徹夜研究其技戰術,開戰後幾回合便將其擊敗。

第二年小女兒李香凝出生。一邊當好爸爸,一邊備戰比賽。兒女雙全的他似乎更加強大,擊敗了世界拳王Joe Frazier。

令妻子欣慰的是,就算已經功成名就,事業繁忙,但只要他一有時間,李小龍就會趕回來陪家人待在一起,有時候帶著老婆孩子回到香港看望親人。

有時候一整天待在美國的家中陪孩子們玩耍。

後來,在有一年帶著老婆孩子在泰國度假時,

又在拳館順便秒殺了前來挑戰的泰拳王乃佛。

在曼谷的時候,又擊敗了另一位前來挑戰的泰拳高手察爾鋪。

後來她妻子說,如果還有人質疑他的實力是作秀,

那麼可以去問問這些當時被他打敗的各國高手。

一種對丈夫的驕傲和自豪在琳達心裡蔓延,

她也成為人人羨慕的女人。

在1970年世界搏擊大會,他用截拳道橫掃了各國功夫高手,獲得冠軍,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讓所有不服氣的人閉上了嘴,

也讓人們記住了他那蔑視一切的眼神。

光說不練假把式,

打遍天下的李小龍,被眾人推向神壇。

像美國空手道冠軍羅禮士這樣的,世界上許多著名武打巨星,都爭著拜他為師。好萊塢的著名電影明星占士亨賓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門徒。

拳王阿裡也曾登門拜訪,與他交流經驗。拳王泰森也公開表示過:李小龍是個殺手,他的境界很高。

他用自己的拳頭和吼叫,改變了一個時代。

1971年夏天,李小龍回到香港,簽下了他第一部以中國武術為題材的國產電影《唐山大兄》。

這部當時預算只有10萬美元的小劇本,卻創下了香港有史以來電影票房紀錄,

因為李小龍演得夠真夠拚命。

李小龍在片中的大無畏精神和驚人的打鬥技巧,是旁人無法比擬的。

他的打戲全部自己親力親為,不加一絲特效,從來不用替身,踢碎的燈,破裂的木板,全部是他真實的擊打動作造成的。

他從來不會同時接拍兩部戲,因為他覺得這會導致精力不集中,影響自己發揮害得電影品質差勁,讓觀眾失望。雖然掙錢重要,但拍好電影更重要。

憑藉著天分和自己的態度。他獲得了超高的人氣,徹底闖入了國內市場,隨後還有《精武門》、《猛龍過江》。

當年這位在李小龍電影中被抓住頭髮的小角色,就是如今的功夫巨星成龍。

這麼多年,他一直被業內稱為拚命三郎,或許正是因為他太拼了,身體逐漸出現了問題,而全然不知。

1973年他準備拍攝新一部電影《死亡遊戲》,7月20日深夜,還在討論拍攝事宜的李小龍,突然感覺頭疼得厲害,在吃過止疼片後,本想躺下休息,可結果這一閉眼就成了永別,再也沒睜開過……

年僅33歲的他就這樣離開了人世,

曾經的輝煌與成就,帶著他的不甘與失望,一起化為了灰燼。

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

這樣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突然離世,令全世界一片譁然,各地的粉絲紛紛聚集在香港,數萬人自發為他送行。

雖然人生只度過了33個春秋,但是他對世界的影響力是無人能及的。

依稀記得,李小龍在剛成立武館的時候,曾在一張信紙中寫下自己的人生目標:「我,布魯斯·李,將會成為全美國最高薪酬的超級東方巨星。作為回報,我將奉獻出最激動人心、最具震撼性的演出。從1970年開始,我將會贏得世界性聲譽。到1980年,我將會擁有1000萬美元的財富,那時候我和我的家人將過上愉快、和諧、幸福的生活。」

如今看來,1970年的目標實現了,可是1980年的目標……永遠無法完成了。

這個做什麼事都是說到做到的男人,這一次食言了。

說起世界級功夫巨星,能叫出一長串如雷貫耳的名字。說起各門各派的武打搏擊高手,也有許多人功勳卓著,赫赫有名。

只是,像李小龍這樣影響過全世界的武學奇才、絕代巨星,至今再沒出現過。

四十四年太匆匆,世間再無李小龍……

聞名世界的李小龍中國功夫

截拳道

截拳道是李小龍所創立的融合世界各種武術精華的全方位自由搏擊術。「截拳道」意思就是阻擊對手來拳之法,或截擊對手來拳之道。截拳道宣導搏擊的高度自由和本能性,拋棄傳統形式,忠實地表達自我。「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是截拳道的綱領和要義。它將東西方哲學理念運用於武術,是一種搏擊指導和方法論。

寸拳

李小龍寸拳,是從詠春「長橋發力」演變改造而來,是截拳道特別高級的技藝。李小龍的「寸拳」所擊出的「寸勁可將一名體重超過75公斤的人擊出幾米遠。詠春拳有一種特殊的發力方式,叫做寸勁。所謂寸勁,是指距離攻擊目標很近,或者動作即將完成的瞬間,才突然加速收縮肌肉發出的短促,乾脆的爆發力量。在詠春門中,詠春高手不用蓄勢就能發動連續緊湊的攻擊,在1至3寸距離甚至貼身狀態,發力將對方擊倒。按照力學原理,物體在加速度之後產生的力量最大,因此,拳的勁道要大,也必須屈臂後猛擊,以保證有足夠的距離加速。而寸勁反其道而行之,要求在最短的距離內發出大的力。

雙截棍

在好萊塢劇集《青蜂俠》中,李小龍首次使用雙截棍。雙截棍為兩節圓柱體的硬木,中間以鐵鍊或皮條相連,既可猛擊,又可絞殺,集棍的剛猛與鞭的陰柔於一身,美國一本武術專著曾如此介紹:「揮舞著的雙截棍的一端,其落點可產生1600磅的力,威力非常驚人。一旦連接雙截棍的鐵鍊或皮條纏繞到對方的脖子上,只需輕輕一拉,便足以將人絞死。

至今無法超越的9大記錄

1、用側踢把一隻45公斤的沙袋踢破。

2、用二節棍擊出了1600磅的力量。

3、李小龍在1秒鐘內可以打出9拳;他的寸拳最高記錄可以把一個150斤的壯漢打出5、6米遠。

4、輕鬆地把手指插入一罐未開封的可口可樂。

5、一拳擊出350磅的神力,拳王阿裡當時也打出了這樣的記錄,但李小龍體重130磅,而阿裡體重260磅,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6、李小龍在1秒鐘內可以踢6次腿,以其招牌動作「墊步側踢」,把一個身穿護甲的200磅壯漢踢飛了20米,落入游泳池中。

7、據資料顯示,李小龍雙手能連續做大約1500個左右俯臥撐;單手可連續做400個;單手兩指(普通人連支撐起來都不行)做大約200個;單手大拇指可做100個。

8、把約135公斤的麻袋踢到大約一層房子的高度,大約5米。

9、把34公斤的槓鈴直臂水準前伸,在伸出手臂後靜止20秒,然後收回;把56公斤的槓鈴平舉並停留片刻;一隻手持32公斤啞鈴水準前接一個順勢後擺,再側舉至肩部並堅持數秒。

毫無疑問,李小龍是一個天生的巨星,一個傳奇中的傳奇。李小龍的一生是短暫的,但卻如同一顆耀眼的彗星劃過國際武壇的上空,對現代技擊術和電影表演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主演的功夫片風行海外,中國功夫也隨之聞名於世界。儘管過世已久,李小龍依然是功夫代名詞,許多外文字典和詞典裡都出現了一個新詞:「功夫」(Kung fu)。在不少外國人心目中的功夫就是中國武術,李小龍也成了功夫的化身。許多國外武林高手、空手道拳師,泰拳大師看過李小龍主演的功夫片後都承認:「李小龍確有真功夫。」確實,還很少有一位東方武術家能像李小龍一樣突破國家、種族的領域,並且在死後聲威依然不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73609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