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張珍貴彩色老照片還原晚清社會
原標題:8張珍貴彩色老照片還原晚清社會
英國攝影師威廉·桑德斯,1862年-1888年在上海開辦「森泰像館」,主宰上海攝影界長達27年。
桑德斯擁有一流的手工上色技術,濃妝淡抹兩相宜,攝影史學者泰勒·貝內特判斷其為「中國第一位採用手工上色的攝影家」。
1870年代,上海坐獨輪車的男子。
1870年代,小腳婦女。
當時的技術拍不出彩色照片,但高明的攝影師通過後期製作來為照片添加色彩,例如採用碳素工藝和重鉻酸鹽工藝的方式,也可採用彩色濾鏡或在膠片感光乳劑中添加染料的方式。
1860年代,上海的剃頭匠。
1870年前後,上海的剃頭匠。它與上一張拍攝地點相同時間不同。
桑德斯拍攝的題材集中在新聞時事、社會風俗和當地人物,尤其擅長肖像,成為現今研究百年前中國社會的珍貴影像資料,影響深遠。同時,他的作品常在《遠東》、《倫敦新聞畫報》等雜誌發表,也成為當時西方社會了解中國的重要渠道,構建了西方人對中國的影像記憶。
這張名為《中國公堂》的照片,威廉·桑德斯流傳最廣的影像之一。
不過,這個公堂的布置很外行,「春風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是文人書房聯不是公堂聯;正廳居然懸掛商人求財用的關公年畫,而不是縣衙公堂常見的「海水朝日」圖和「明鏡高懸」匾;桌布上的「大之光月」更是莫名其妙。
上海六馬路,在黃浦區西藏路與靖遠街之間。
小吃擔與抽菸者。
1870年前後,上海的刑場。
如今,桑德斯的中國影像作品是收藏界最為搶手的藏品之一,在國內外的影像拍賣會中時常可見,每張超4萬元。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