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交通」北京的橋,個個有來歷,你走過幾座?

Liverpo ...| 2017-11-12| 檢舉

「圖說交通」北京的橋,個個有來歷,你走過幾座?

 

 

 

 

 

北京的橋啊,千姿百態

北京的橋啊,瑰麗多彩

90年代歌手蔡國慶

一首《北京的橋》唱紅了自己

也唱出了那時日新月異的北京

北京的橋雖多得數不清

而且還在繼續修建

 

但是北京的橋個個有來歷

個個有故事

北京這麼多橋

你走過幾座呢?

盧溝橋是歷史最悠久、最古老的北京古橋, 始建於1189年。 兩側石雕護欄各有140條望柱, 柱頭上均雕有石獅, 形態各異, 據記載原有627個, 現存501個。

 

十七孔橋是古代漢族橋樑建築的傑作。 清乾隆時(1736一1795)建, 是頤和園內最大的石橋。 橋由17個橋洞組成, 長150米, 飛跨於東堤和南湖島, 狀若長虹臥波。

玉帶橋於頤和園昆明湖長堤上, 建於清乾隆年間, 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金水橋分為內外金水橋, 建於明永樂年間, 以元皇城的周橋為藍本。

外金水橋:在天安門、太廟、中山公園前。 共7座, 三孔拱券式, 南臨天安門廣場, 北倚天安門城樓。 橋欄雕琢精美, 形似條條玉帶,

 

與古樸的華表和雄偉的石獅構成天安門前巍峨壯麗的景色。

內金水橋:在太和門前廣場。 共5座, 單孔拱券式。 造型秀美, 同雄偉壯觀的午門城樓和金碧輝煌的太和殿相映襯, 引人入勝。

 

萬寧橋是坐落在北京城中軸線上的一座橋, 位於地安門以北、鼓樓以南, 又稱後門橋、海子橋。 始建於元代, 原名萬甯橋, 為元大都城內通惠河上的重要通水孔道, 是元代大運河漕運的始點。

銀錠橋位於西城區什剎海的前海和後海之間的水道上, 始建於明朝, 為南北向的單孔石拱橋, 因形似銀錠故稱銀錠橋, 是什剎海的風景之一,

 

燕京小八景之一。

八裡橋建於明正統十一年(西元1446年), 南北走向, 橫跨通惠河, 原名永通橋, 後因東距通州8華里而被百姓俗稱八裡橋, 為石砌三券拱橋。

眾所周知,北海公園最著名的的就是白塔和塔前面這座橋,沒錯,這就是著名的永安橋,同時也是北海公園內最大的橋。

房山區境內最大的石拱橋,其規模僅次於盧溝橋。嘉靖二十五年建成。石橋南北向,橫跨琉璃河上,全長165.5米,寬10.3米,高8餘米,共11孔,中孔最大。

國貿橋是長安街和北京三環路相交處的一座立交橋。始建於1986年,2000年拆除重建,也是一重點橋區。

德勝門橋建於明初,它是古代得勝歸來的必經之路,德勝門的歷史意義和交通便捷,使它變得更加神秘與現代。

健翔橋位於北四環路與京藏高速路交叉處,西臨志新橋,東臨北辰西橋,在健德門之北,北沙灘以南,為大型苜蓿葉形互通式立交橋。

安慧橋是北四環東路與北四環中路,安定路與安立路的交界點。四環主路在橋上通過,東有地鐵五號線,西有地鐵八號線。

西直門橋是北京著名的立交橋,是城區通往西北郊的必經之路,在北京陸地交通位置上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橋上路線很繞、經常堵車,因設計繁複被戲稱為「第九奇跡」。

雍和宮橋是雍和宮大街和安定門東大街交匯處的一座立交橋。雍和宮橋是一座分離式立交橋,於1992年建成。

望和橋是北京首座軌道交通與公路交通結合的四層立交橋。

從西便門橋往西不遠就是天寧寺橋建成於1991年,位於宣武區與海澱區交界處,既是路陸橋又是跨河橋,這是二環路上最複雜的一座橋樑。

東直門,北京重要的交通樞紐。東直門北橋是機場高速與東二環的重要紐帶。

三元橋是東三環與北三環的交界點,三環主路在橋上通過,為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混行的苜蓿葉形互通式立交橋。

六裡橋位於北京城西南,是西南方向進城的主要通道。原建有石橋,因距離廣安門城門還有六裡地,故稱"六裡橋" 。

四惠橋是北京四環路、建國路-京通快速路、通惠河北路相交處的一座非常複雜的大型立交橋,是北京交通擁堵較為嚴重的地區之一。

麗澤橋是是京石高速公路與三環路的交匯處是通向豐台體育中心的重要樞紐,由8座匝道橋、2座通道橋組成,是各方向全互通式立交橋。

復興門橋是北京市區第一座立交橋,也是城區最早建成的苜蓿葉形互通式立交橋。

菜戶營橋位於豐台區最北端,三層苜蓿葉形加定向型互通式立交橋。菜戶營橋不僅氣勢宏大,它也是北京城南的交通要衝,是進出北京城區的南大門。

萬泉河橋地處海澱區,位於北四環路與萬泉河路的交匯處,跨越萬泉河。

東便門立交橋工程位於東南二環工程的最北端,是座喇叭形布局的定向式立交。

左安門橋位於左安門城樓西南方向,也是二環路上重要橋區。

北京的橋千姿百態,北京的橋瑰麗多彩

金鼇玉棟望北海,十七孔橋連玉帶

金水橋皇上掛金牌,盧溝橋的獅子最奇怪

過街天橋龍出海,地下通道穿長帶

三元橋蝴蝶飛天外,立交橋是修得特別快

眾所周知,北海公園最著名的的就是白塔和塔前面這座橋,沒錯,這就是著名的永安橋,同時也是北海公園內最大的橋。

房山區境內最大的石拱橋,其規模僅次於盧溝橋。嘉靖二十五年建成。石橋南北向,橫跨琉璃河上,全長165.5米,寬10.3米,高8餘米,共11孔,中孔最大。

國貿橋是長安街和北京三環路相交處的一座立交橋。始建於1986年,2000年拆除重建,也是一重點橋區。

德勝門橋建於明初,它是古代得勝歸來的必經之路,德勝門的歷史意義和交通便捷,使它變得更加神秘與現代。

健翔橋位於北四環路與京藏高速路交叉處,西臨志新橋,東臨北辰西橋,在健德門之北,北沙灘以南,為大型苜蓿葉形互通式立交橋。

安慧橋是北四環東路與北四環中路,安定路與安立路的交界點。四環主路在橋上通過,東有地鐵五號線,西有地鐵八號線。

西直門橋是北京著名的立交橋,是城區通往西北郊的必經之路,在北京陸地交通位置上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橋上路線很繞、經常堵車,因設計繁複被戲稱為「第九奇跡」。

雍和宮橋是雍和宮大街和安定門東大街交匯處的一座立交橋。雍和宮橋是一座分離式立交橋,於1992年建成。

望和橋是北京首座軌道交通與公路交通結合的四層立交橋。

從西便門橋往西不遠就是天寧寺橋建成於1991年,位於宣武區與海澱區交界處,既是路陸橋又是跨河橋,這是二環路上最複雜的一座橋樑。

東直門,北京重要的交通樞紐。東直門北橋是機場高速與東二環的重要紐帶。

三元橋是東三環與北三環的交界點,三環主路在橋上通過,為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混行的苜蓿葉形互通式立交橋。

六裡橋位於北京城西南,是西南方向進城的主要通道。原建有石橋,因距離廣安門城門還有六裡地,故稱"六裡橋" 。

四惠橋是北京四環路、建國路-京通快速路、通惠河北路相交處的一座非常複雜的大型立交橋,是北京交通擁堵較為嚴重的地區之一。

麗澤橋是是京石高速公路與三環路的交匯處是通向豐台體育中心的重要樞紐,由8座匝道橋、2座通道橋組成,是各方向全互通式立交橋。

復興門橋是北京市區第一座立交橋,也是城區最早建成的苜蓿葉形互通式立交橋。

菜戶營橋位於豐台區最北端,三層苜蓿葉形加定向型互通式立交橋。菜戶營橋不僅氣勢宏大,它也是北京城南的交通要衝,是進出北京城區的南大門。

萬泉河橋地處海澱區,位於北四環路與萬泉河路的交匯處,跨越萬泉河。

東便門立交橋工程位於東南二環工程的最北端,是座喇叭形布局的定向式立交。

左安門橋位於左安門城樓西南方向,也是二環路上重要橋區。

北京的橋千姿百態,北京的橋瑰麗多彩

金鼇玉棟望北海,十七孔橋連玉帶

金水橋皇上掛金牌,盧溝橋的獅子最奇怪

過街天橋龍出海,地下通道穿長帶

三元橋蝴蝶飛天外,立交橋是修得特別快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71145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