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為何不能挖掘?竟有十萬陰兵守護

秦始皇是中國最神秘的千年古墓, 自發現至今都是個未解之謎, 有人說考古隊根本就不敢挖秦始皇陵, 裡面有鬼魂守護, 秦始皇陵中早就被陰兵佔據了, 所謂的活人俑就是陰兵們, 是真的嗎?
秦始皇, 這個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 歿於西元前210年, 葬於陵墓的中心, 在他陵墓的周圍環繞著那些著名的陶俑。 結構複雜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陽的格局而設計建造的。 那些略小於人形的陶俑形態各異,
連同他們的戰馬、戰車和武器, 成為現實主義的完美傑作, 同時也保留了極高的歷史價值。
網路配圖
先看第一個不能挖的前提, 即秦始皇陵的封土也就是民間說的墳有多大規模?《漢書·楚元王列傳·附劉向傳》上說:「其高五十丈, 周回五裡有餘。 」秦時一尺約為現代23釐米, 五十丈即約115米。 秦時一裡為414米, 五裡約為2070米, 這大概就是秦始皇陵當初的規模。
可是經過兩千多的自然的侵蝕和人為的剝削, 現存的封土比原來的封土縮小了。 前幾年秦俑考古隊為了瞭解原來封土堆積的實際大小, 進行過鑽探。 發現原來的封土基礎部分, 近似方形。 周長與《漢書》說的「周回五裡有餘」的資料相近, 為2000米, 南北長515米, 東西寬485米。
這樣的話, 我們在發掘前首先應當建造一個跨度不能小於500米的保護大棚, 如果不能建造500米跨徑的大棚, 挖掘秦陵簡直就是不可能的。
所周知, 秦陵的結構是由地表下面的地宮和地表上面的墳構成的, 人們最關注的首先是隨葬寶物的地宮。 可挖出地宮, 那總得先得挖掉地面上的墳。
如果地宮距離現在的地表35米深, 那就相當於15層左右的高樓, 這樣的立壁, 如果是石或哪怕是土石結合的還算牢固, 如果像兵馬俑坑那樣只是板壁和土壁, 會不會導致塌方?退一步說如果加固, 那不是改變了立壁本身的原生形態,
變成了現代人工製品?
還有, 兵馬俑坑離地表3到5米左右, 在旁邊圍上圍欄, 不用下去也能看個清楚, 可地宮深了十倍以上, 在上面圍個圍欄不讓下去, 難道要遊客用望遠鏡看不成?如果構建下去的通道, 橫七豎八地建成樓梯、鋪上滾梯、豎起電梯, 豈不是破壞了地宮的內部結構景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70914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