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歷史上最禍國殃民的4個皇帝,乾隆屈居第二,第一眾望所歸

Liverpo ...| 2017-10-29| 檢舉

清朝歷史上最禍國殃民的4個皇帝,乾隆屈居第二,第一眾望所歸

 

 

 

 

 

 

在中國的歷史中, 有兩次是少數民族統治中國, 一次是元, 一次是清, 無論是哪一次對於中國歷史來說都是極其嚴重的打擊和退步。 從歷史角度來看清朝在各個方面都遠遠不如明朝,

 

讓人無奈的是, 清朝出現了四位皇帝, 這四個人的出現使得東方和西方的差距越來越大。

清朝統治中國268年先後有12位皇帝, 在這12位皇帝中, 以下四位的統治, 使得中國歷史倒退百年!

 

第四位:咸豐皇帝

 

咸豐就是愛新覺羅·奕詝, 清朝歷史上第九位皇帝, 也是清朝定都北京之後的第七位皇帝。 在他統治期間, 中國結束了上千年的君主統治, 中國近代史, 自此開端。

 

在咸豐後期國內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 英法兩國先後對中國發起了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 中國自此進入了內憂外患的局面。 面對中國嚴峻的國情, 咸豐皇帝不思進取, 賣國求榮割地賠款, 使得中國主權一次次喪失。

 

雖然說咸豐皇帝有改革的舉動,

 

但是在慈禧為首的地主階級一再阻撓下, 改革不斷失敗, 再加上咸豐皇帝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 對於地主階級一直採取妥協態度, 加速了慈禧篡權舉動, 使得中國陷入了更大的深淵。 當時滿清政府存在的政治腐敗問題, 使得國家沒有可用之臣, 進而導致中國在腐朽階級的帶領下, 進入了更難以挽回的局面。

 

第三位:嘉慶皇帝

 

嘉慶皇帝就是愛新覺羅·顒琰,

 

清朝第七位皇帝, 滿清政府定都北京後的第五位皇帝, 是乾隆皇帝的繼位者。

乾隆皇帝在位時間較長, 嘉慶帝是在乾隆皇帝退位後繼承的皇位。 因此, 在他執政的前幾年並沒有真正的接觸實權。 他真正的執政是在乾隆皇帝死後, 他上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治吏治腐敗, 但是對於跟他祖父雍正相比, 手段不夠成熟。 雖然扳倒了和珅, 但並沒有根除腐敗集團。

 

在政治改革上沒有創新精神, 與前幾任皇帝相比理政才能平平。 在除掉和珅之後, 並沒有太大的政治作為。 他的無為而治, 使得中國開始了由盛轉衰的頹敗局面。

 

但是他的平庸, 並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性格問題。 在乾隆年間, 乾隆六下江南清朝已經出現了頹敗的跡象。

 

白蓮教起義和乾隆晚年的奢侈享受, 使得國庫空虛, 將雍正皇帝攢下的家底基本敗光。 這也是嘉慶皇帝一上位就要扳倒和珅的最大理由。

第二位:乾隆皇帝

 

乾隆即愛新覺羅·弘曆, 清朝第六位皇帝, 清朝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 他是清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他實際在位時間63年零四個月, 名義上在位時間就有60年。

 

乾隆皇帝並沒有繼承他父親雍正的勤儉節約的良好品德。 他曾經六下江南將雍正帝攢下的家底基本敗光, 給自己的後代留下了一個國庫空虛的朝廷, 他自稱十全老人, 認為自己提前退位是正確的選擇, 但他並沒有將真正的權利交給繼位者。

 

乾隆因為寵信和珅, 導致朝廷只知和中堂而不知皇帝,

 

清朝從此由國富民強轉向了衰敗。

 

第一位:道光皇帝

 

道光帝就是愛新覺羅·旻寧, 清朝第八位皇帝, 也是清軍入關後第六位皇帝。 道光皇帝一生勤儉節約, 其勤於朝政的做法不次於雍正帝。 但是做皇帝是需要天分的, 道光帝顯然不是做皇帝的好材料。 前幾任皇帝造成的國家貧弱局面, 頹勢難挽即使道光帝再勤勉也難以力挽狂瀾。

 

一八四零年, 中國開始了喪權辱國的悲慘命運。

 

而這一年正是道光帝20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69301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