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戰爭結束後,蔣介石出於無奈去了臺灣。在臺灣的日子裡,蔣介石也終日提心吊膽,隨著蔣介石不斷地變老,他自己的身體也開始有很多的病痛。
蔣介石還曾在陽明山出過一場車禍,這場車禍對本來就已經上了年紀的蔣介石,造成了非常大的打擊,蔣介石也預感到自己的時日不多了。
根據蔣介石的侍衛回憶說:「有一天晚上,蔣經國照例回家跟宋美齡一起吃晚飯,在吃飯前,蔣經國去到蔣介石的房間,跟他請安問好,當時看到蔣介石的氣色比以前好了很多,蔣經國心裡寬慰了很多。
等到吃完飯後,蔣經國離開了蔣介石的官邸。 大約八點的時候,蔣介石還在輪椅上,被人推著在花園裡閒逛,隨後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可是沒過多久,蔣介石情況突然惡化,官邸的工作人員一時間亂成了一團。有的在給蔣經國打電話,讓他趕緊回來。醫護人員在緊張地檢查著蔣介石的身體情況,宋美齡等人在一旁傷心的哭泣……」
等到蔣經國趕回來後,蔣介石已經逝世了,他看到家中的情景,更加悲傷了起來,之後蔣介石的遺體被靈車拉走,當開車時,突然雷雨交加,靈車都沒有辦法向前行駛了。
可是更加奇怪的是,沒過多久,雨就停了下來,有人說,這是蔣介石真的走了。
蔣中正簡介
蔣中正(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原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 ,後改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中國政治人物及軍事家。也是中華民國第一至第五任總統,和中國國民黨總裁。
蔣早年於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第一期肄業,考送日本振武學校畢業,高田野炮兵第十三團士官候補生;1907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30年10月受基督教洗禮[6]:187。他參加孫中山中華革命黨,參與創建黃埔軍校,逐步成為中國國民黨核心人物;孫逝世後組織國民革命軍北伐,推翻北洋政府,名義上統一全中國。蔣領導軍民抗擊日本,最終中國抗日戰爭勝利,中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五強之一;戰後主持制定中華民國憲法,實行憲政,並當選為第一任總統。在國共內戰中,解放軍佔領中國大陸,蔣和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台澎金馬。在台期間,他繼續連任總統並實行國民黨一黨獨大統治,且一直主張反攻大陸直至1975年去世。
蔣參與領導及經歷20世紀東亞地區數項歷史事件,影響中國近代史和東亞歷史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62711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