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劉備就一個正面人物,而且為匡扶漢室鞠躬盡瘁,而曹操就是一個大漢賊,陰險而且狡詐,即使是在京劇里,也都是以白臉的形式出現。而《三國演義》更是一切的始作俑者,把曹操寫的下等,把劉備誇成偉人,雖然最後蜀國滅亡,魏國稱王,不過勝者的曹操反而成為了敗寇了。
曹操這個人說缺點是很多的,首先用非常手段獲得權勢,然後把中國北方控制在手上,挾天子令諸侯這事情也是歷史的首例。而且多疑嗜殺,還有過夢中殺人的事情。對比劉備就是正義凜然,與難兄難弟打下江山。不過這是以前的說法,近年來都有人開始研究曹操,而且最後是感慨此人豪邁霸氣,而劉備就成為了一個反派人物。
這是有原因的,首先就是我們知識面的問題。在古代是很難獲得情報的,於是只能聽信別人的說法,到了近代有了電視、廣播、報紙的傳媒,不過因為《三國演義》的電視劇洗腦,加上有人去看《三國演義》原著,大家都會覺得這部小說就等同於歷史。不過時間久了,真相就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傳遞開來。
不過近代也是有一些明眼的人,比如百家講壇中的易《易中天品三國》,加上文豪魯迅的點評,甚至連毛主席也是曹操的一個粉絲之一。這個時候有人就會去接觸《三國志》然後發現與想像差距太大了,曹操並不是大壞人,劉備也不是一身正氣,其實這兩人是一樣的,然後對曹操有了新看法。
在說思想方面,許多人早就聽膩了曹操是壞人這句話了,突然有人提出曹操也是好人這個觀點後就會跟著起鬨,加上現在許多人都可以在媒體平台發表自己的角度,也是會為了博人眼球故意弄一下旁門左道的思想來吸引大家,於是就開始夸曹操多好多好,罵劉備多不好,不排除有些人是真的研究過,但更多的還是以偏概全。
別說是曹操劉備,就算是一個不入流的人都可以用一個「如果」證明這個人多麼偉大,更不說厲害的了。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兩個人哪一個不是給剖析來剖析去,有的人罵諸葛亮賣國早就打算自立為王了,有人說司馬懿技高一籌,就算拿諸葛亮當擋箭牌。至於歷史是否真實其實無所謂,因為他們被寄託了理想,就不能私下修改。
不過用好的觀點來評價曹操那就是奔放豪邁,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人。文物都略通一二,而且在軍事和政治上都有建樹,領導別的不說,會管人管好人就很不錯了。雖然「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有點過分,不過也確實是一種王者才說得出口的霸道,簡直和理想中的英雄是一樣的(隨帶一提,曹操其實沒說過這話)。而且動手能力強,還會寫詩。不過劉備除了哭就是跑,好像在軍事政治上根本不缺他。
夸曹操就要有人做對比,劉備就是一個好靶子。開始崇拜他的時候各種夸,覺得曹操好的時候就開始無限罵,愛之深恨之切也是人之常情。因為劉備是印象里的好人,乾了一點壞事就不能被原諒,而曹操本來就被人稱作壞人,干點好事有人就可以大肆宣傳,於是就有了兩極分化,可能過段時間又開始罵曹操和夸劉備了。
不過小編還是要說句公道話,其實劉備和曹操都是一國之君,也是有好有壞的,任何歷史人物都不應該被責備,而劉備之所以在我們心中很無能還是因為諸葛亮的原因,因為在歷史上劉備乾的許多事情都被羅貫中拿去夸諸葛亮了,所以諸葛亮就是越來越偉大,而其他人也是變得越來越無能。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