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是康熙最寵愛的孫子,一心盼望乾隆早死,反先被削爵幽禁

九龍奪嫡的慘烈自不必說,那是連平定三番,噶爾丹的康熙,都倍感無力的一件事,或許也是康熙晚年最心痛的一件事,兒子雖多,卻也在這場戰爭里折損了不少。當雍正登基以後,又逐漸清算了曾經參與奪嫡的敵人後,表面上看起來,似乎九龍奪嫡的事件已逐漸成為往事,皇室內部已經趨於穩定。

然而,並沒有。九龍奪嫡的余煙沒有在雍正朝結束,而是一直延續到了乾隆朝。

乾隆

弘皙是廢太子胤礽的長子,康熙帝長孫,子憑父貴,在廢太子還沒有失寵之前,弘皙也沾的父親的光,自幼深受祖父喜愛,養育宮中。所以在乾隆弘曆之前,得到康熙青睞的可是弘皙。

因為弘皙頗受康熙寵愛,本人也算有能力,當胤礽被廢之後,時有傳言因"皇長孫頗賢"而有三立胤礽為太子的可能,或許弘皙本人也曾這樣暗暗期望過。不過終是一場夢,一直到康熙死,都沒有再想過復立太子。

四阿哥胤禛登了基,成了雍正帝,手握大權的他,在對八爺黨展開雷霆手段的同時,卻對廢太子一家採取懷柔政策。如: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即康熙駕崩第二天,雍正就封侄兒弘晳為郡王,累加多羅理郡王爵;雍正二年十二月胤礽病死後,雍正諭以和碩親王例下葬,令弘晳得盡子道。

弘皙

雍正八年五月,晉理郡王弘晳為和碩理親王,成為同輩中爵位最高者。雍正帝十分關心弘晳,弘晳亦於奏摺中稱呼本是叔父的雍正皇帝為「皇父」,但他並未被委派一些重要任務,其間多參與一些禮儀性的活動。

或者明白點說,雍正對弘皙採用懷柔政策,卻也並不相信他,從不讓他接觸政治核心。而終雍正一朝,弘皙都無比安分,從來沒有生事,看起來,似乎真的對皇位,沒有了野心。

當然,這只是看起來而已。

當雍正駕崩,弘曆登基,跨入乾隆朝,弘皙掩藏在內心裡的慾望,漸漸暴露,在他心裡,忌諱雍正,卻並未把這個比自己小的堂弟看的很重,覺得他還是個乳臭未乾的小兒。他先是結黨,和莊親子允祿與其子輩弘升、弘昌、弘晈等人「結黨營弘,往來詭秘」,發展成一個小團體。

網絡圖片

弘皙還曾問巫師安泰:「準噶爾能否到京,天下太平與否,皇上壽算如何,將來我還升騰與否等語」,探聽乾隆的壽數和自己的運程。

乾隆本以弘皙結黨營私為由,將他革去親王,困於鄭家莊居住,不許出城;巫師安泰的一番話,讓乾隆認為弘皙所謀之事變質,不再是單純的結黨營私,而是其心可誅。加上又發現弘晳曾「仿照國制」,在府中擅自設立內務府下屬機構會議、掌儀等司,這種做法儼然含有以己為聖尊,與朝廷相抗之意,以致乾隆帝認為「弘晳罪惡」,對弘晳的處處於是進一步加重:圈禁地由原鄭家莊府邸改於毗鄰皇宮的景山東果園內;除宗籍,改名為四十六。至此,該案以弘晳作為犯事主角,審理完結。

弘皙

乾隆七年九月,弘皙去世,終年49歲。乾隆四十三年正月,乾隆帝令將允祀允唐復其原名,本人及其子孫復入宗室的同時,已去世36年的弘晳也被恢復原名,收入宗籍。

至此,九龍奪嫡的餘波,才算徹底結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56596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