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歷史進程的七大王朝,你知道幾個?

漩渦博人| 2017-07-10| 檢舉

文明是世界王朝史上最為輝煌燦爛的篇章。正如人類之所以為人類,就在於能夠創造文明或文化一樣,作為人類文明不同發展階段的世界王朝,對後世最深遠的影響,就在於它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文明。不同的王朝,體現著不同王朝的自身特徵。在世界歷史上,就出現了改變歷史進程的七大王朝。

波斯王朝:世界歷史的領頭羊

經過諸王不斷的開疆闢土,波斯成為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世界性大帝國,是世界帝國的領頭羊。它的領土東到印度河流域,西到色雷斯半島,南到印度洋和埃及,北及裏海和黑海沿岸,幾乎囊括了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尼羅河流域三個古文明中心。

波斯王朝之所以能這麼鼎盛,離不開一個人,他就是居魯士,可以說,是居魯士讓波斯名垂青史,在他成為波斯的統治者以前,波斯是個什麼樣子人們無從知曉。而居魯士僅用了20年的時間,就控制了與波斯臨近的地區,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比以前任何帝國都大。這是歷史上所有時代最異常的征服者。

居魯士率領的波斯軍隊打敗了阿斯提雅格斯率領的米底王國軍隊,占領了埃科巴坦納。公元前550年,居魯士成為了波斯國王。然後只用了十幾年的時間,他便滅掉了米底、呂底亞、新巴比倫三大王國,降伏了猶太、啡尼基,把地中海東岸至中亞的廣闊地區,眾多民族都統一到波斯帝國之中。

居魯士是世界歷史上口碑最好的古代君主。希羅多得稱他為「慈祥的父親」,色洛芬視他為做人的楷模。幾百年後的亞歷山大征服波斯後,親往居魯士王陵憑弔。可見,居魯士的品格讓人何等景仰。這與他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和寬容大度的政策是分不開的。征服巴比倫後,居魯士如同對待呂底亞王克洛伊索斯一樣,對巴比倫貴族一律以禮寬頻。他決不以外來的征服者姿態出現,而是以本土的合法統治自居。

居魯士的圓柱銘文為:

我,居魯士,世界之王,偉大的王,強有力的王,巴比倫王,蘇美爾-阿卡德王,天下四方之王。

居魯士大帝

亞歷山大王朝:一個人的帝國

亞歷山大非常喜愛荷馬史詩,崇拜其中的英雄阿克琉斯,並努力模仿他。從孩啼時代起,他就養成了好大喜功,專橫霸道的性格,樹立了妄圖統治世界的志向。據說,每當他得悉父親啡力二世取得勝利的消息時就發愁,惟恐自己會因此而不能享有征服世界光榮。經過近10年大規模的軍事遠征,他終於在遼闊的土地上建立起一個前所未有的龐大帝國,一個只屬於他自己的王朝。

希波戰爭以後,希臘世界有兩個強國,一個是斯巴達,一個是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末期,斯巴達戰勝雅典,稱霸希臘。但時間不長,斯巴達就從霸主地位上跌落下來,希臘各城邦同時也走向衰落。這個時候,北方的馬其頓王國興起了。

20歲的亞歷山大於公元前336年繼承了馬其頓王國的最高統治地位,當時,國內環境十分困難,宮廷騷亂,北方各部落暴動,希臘、馬其頓起義此起彼伏。亞歷山大果斷地擊敗了各種反對勢力。在占領忒拜以後,把居民全出賣為奴,只有神廟和詩人品達一家倖免,使得希臘再度屈從於馬其頓的統治之後,亞歷山大即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率軍出征波斯,完成父親未酬的遺願。

經過幾番激烈的交戰之後,亞歷山大擊殺了波斯帝國的大流士,然後又用了兩年的時間,征服了巴克特里亞、索格吉安娜等地,從此波斯帝國的領土基本都淪於亞歷山大的統治之下。亞歷山大野心極大,公元前327年初,他又發動了對印度的進攻。印度西北部一度臣服於波斯,這時雖已獨立出來,但內部不統一,小國林立,互相攻伐,這就為亞歷山大的入侵提供了機會。亞歷山大利用以夷治夷的手段,軟硬兼施的方法,先後征服了不少地方。

亞歷山大是希臘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有勇有謀。他只率領幾萬人馬不僅征服了腐敗不堪的波斯帝國,而且還征服了一盤散沙的印度西北部各小國,建立起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

羅馬王朝:永恆的帝國

公元前30年,屋大維戰勝安東尼以後,建立了一個統一的羅馬帝國。從這個時候開始到公元2世紀,是羅馬帝國的強盛時期。在這200多年間,帝國最大疆域,北達不列顛及萊茵河與多瑙河流域,東面擴展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南面囊括了埃及、蘇丹北部及整個北非的地中海沿岸,西臨大西洋,儼然一個不可一世的大帝國。羅馬城內,歷經2000多年風雨侵蝕的大競技場早已破敗不堪,但其雄偉壯觀的氣勢卻成了古帝國的象徵,承載著這一段湮滅的輝煌。

羅馬帝國斗獸場

阿拉伯王朝:伊斯蘭帝國

阿拉伯帝國起源於廣袤浩瀚、荒漠漫漫的阿拉伯半島。狂放剽悍的阿拉伯人,高舉伊斯蘭教旗幟,在聖戰的吶喊聲中,走出阿拉伯半島,東征西站,南攻北伐,建立了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宗教和多種社會形態的龐大帝國。阿拉伯人有兩大法寶:宗教和語言,一直處於優勢地位,伊斯蘭教為國教,阿拉伯語為國語。伊斯蘭和阿拉伯構成了這個帝國的兩大標誌和特徵。今天的伊斯蘭教和阿拉伯世界,就是昔日阿拉伯帝國的引證。

伊斯蘭建築

蒙古王朝:金戈鐵馬的帝國

蒙古帝國的西征給中亞、西亞、東歐等地區的人民帶來的巨大的災難,無數人民慘遭屠殺,各地的經濟、文化也遭到嚴重破壞。但是另一方面,由於蒙古鐵騎衝破了亞歐各國的疆界,客觀上促進了東西方的溝通和經濟、文化的交流。由於蒙古各汗國橫跨歐亞大陸兩大洲,蒙古征服者又吸收了各地區的文化和生產技術,逐步同化。威尼斯人馬克 波羅到元大都(北京)朝見忽必烈並擔負貿易與外交的使命,寫下了《馬可波羅 遊記》,就是當時東西方文化交流最突出的事例。

忽必烈

鄂圖曼土耳其王朝:由「信仰武士」開始的帝國

1453年鄂圖曼土耳其攻占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這是一個具有世界意義的大事件。它標誌著一個嶄新的世界帝國的建立,伊斯蘭世界對此感到振奮,而歐洲基督教國家明顯地意識到了嚴重的威脅。然而僅僅一個半世紀以前,鄂圖曼人的國家還只是小亞細亞眾多的突厥(土耳其)人公國中並不引人注目的一個。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莫臥兒王朝:留給印度豐富的遺產

莫臥兒帝國(公元1526-1857年),是中亞外族征服者在印度建立的龐大帝國。中亞歷來是各民族交往薈萃的十字路口。信奉伊斯蘭教的莫臥兒人入侵印度之後,從中亞帶來了波斯文化的火花,踏上了伊斯蘭教文明與印度教文明彼此影響和碰撞、波斯文化和印度原有文化互相融合和匯流的新征程。雖然,莫臥兒帝國已成為歷史,然而,它留給後人的是無盡的思索,留給印度的是一筆豐富的遺產。

莫臥兒帝國軍隊

 

世界歷史   伊斯蘭   蒙古   居魯士大帝

收藏

 舉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56299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