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杜甫在《蜀相》一詩中寫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讚揚了諸葛亮的悲壯!
自古以來,出身未捷身先死的悲劇英雄,更能讓人記憶深刻,近代有川軍劉湘、張自忠等。在古代歷史上,這種悲劇英雄就更多了,至今讓人回想起來依然熱淚盈眶。
接下來,就和大家聊聊史上最強的五大悲劇英雄,看看你最惋惜哪一個!另外,本文主要講述秦始皇之後的悲劇英雄,且有悲劇英雄眾多,本文精選其中最強最著名的五個,若有遺漏,敬請諒解!
(虞姬虞姬,何必自刎)
第一個,項羽(前232年―前202年)
千古才女李清照在《夏日絕句》中詩云:「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幾千年以來,文人墨客無不惋惜項羽「最悲劇的英雄」,因為項羽有機會東山再起,但他卻烏江自刎。
項羽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 ,也是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評價他「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第二個,冉閔(?—352年)
304年,五胡亂華,在此後短短几十年內,北方漢人百不存一,被當著「牛羊」吃掉,其中羯族最凶。
在這種情況下,冉閔橫空而出,力挽狂瀾,對羯族等實行以血還血的報復,並頒布了「殺胡令」。
坦率的說,自冉閔死後,北方漢人的遭遇才逐漸改變,之前只是牛羊!因此,冉閔有功於漢人。奇怪的是,後人好了傷疤忘了疼,有些人不說冉閔之功勞,反批評冉閔濫殺。奇哉怪哉!
(352年五月,慕容儁在遏陘山將冉閔斬殺,隨後山左右七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蟲大起,自五月起天旱不雨,直至十二月。慕容儁派使者前往祭祀冉閔,諡號為武悼天王,當天降大雪)
第三個,柴榮(921—959)
如果說劉秀是「位面之子」,運氣特好,那麼柴榮就是雄才大略的主角,靠的是自身本事。
柴榮在位期間,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關鍵是,柴榮北破契丹,連克二州三關。在商議取幽州時病倒,不久去世,年僅39歲。如果柴榮不死,攻下幽雲十六州,那麼就不會有此後300年「弱宋」了。
朱熹:「周世宗亦可謂有天下之量」。司馬光:「若周世宗,可謂仁矣!」柴榮絕對是被低估的皇帝。
第四個,岳飛(1103—1142)
岳飛是抗金名將,民族英雄,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1140年,完顏兀朮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洛陽等地,又於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
可以說,此時宋軍氣勢如虹,雖然未必能一竟全功,但至少讓金國傷筋動骨。然而就在此時,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1142年除夕夜,岳飛被勒死在風波亭。
第五個,鄭成功(1624—1662)
清軍入關後,鄭成功在福建東南沿海組織大明遺孤奮力抗清,一度占領長江下游。
1661年,率軍橫渡台灣海峽,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大員的駐軍,收復台灣。
1662年5月初八,鄭成功死前大喊:「我無面目見先帝於地下」。此前,鄭成功因南洋華人遭西班牙屠戮,準備報仇。鄭成功一死,西班牙人再也沒得到懲罰,抗清事業也遭到重擊。所以,鄭成功才真是「向天再借五百年」,其他人用這首歌,顯得「沐冠而猴」。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