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磔刑處死
明思宗在崇禎二年(1629年)12月初將袁崇煥逮捕入獄。囚禁審訊半年後,在崇禎三年(1630年)8月,明思宗以「袁崇煥咐托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款則斬帥,縱敵長驅,頓兵不戰。及至城下,援兵四集,盡行遣散。又潛攜喇嘛,堅請人城」罪名將袁崇煥以磔刑(凌遲)處死於西市,棄屍於市。行刑那天,袁崇煥毫無懼色,他被五花大綁,押上刑場, 「劊子手割一塊肉,百姓付錢.取之生食。頃問肉已沽清。再開膛出五臟,截寸而沽。百姓買得,和燒酒生吞,血流齒頰」,袁崇煥卒年47歲。
解縉:全身赤裸,凍於雪地
永樂八年(1410年),解縉因私見太子,被以「無人臣禮」罪下詔獄。下獄五年後,永樂十三年(1415年)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紀綱上報囚犯名冊,皇帝看見解縉的名字問道: 「縉猶在耶?」紀綱擔心皇帝會赦免和重新起用解縉,便用酒將解縉灌醉,讓其全身赤裸,凍死於雪地。
方孝孺:誅殺十族
方孝孺被打進死牢時,明成祖朱棣派人大肆搜捕方孝孺在京的親屬,並在行刑當日把他們押往刑場,在方孝孺面前一一殺害,據說人數多達873人,場面十分殘忍。方孝孺的弟弟方孝友將要被殺的時候,方孝孺看著弟弟,流下了眼淚。方孝友說: 「阿兄何必淚潸潸,取義成仁在此間。華表柱頭千載後,旅魂依舊到家山。」方孝孺強忍悲痛,始終不屈,被處死於江蘇南京聚寶門外,時年46歲。
李斯:慘遭腰斬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發動大澤鄉起義。不久趙高誣陷李斯想割地稱王,又誣陷李斯的兒子參川太守李由通敵。李斯上書給天子申冤,但被趙高扣下,並押入獄中。後來李斯忍受不住刑罰,被迫認罪,判處死刑。此時李由已經在雍丘陣亡。次年7月,李斯被腰斬於咸陽。
商鞅:車裂之刑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謀反,商鞅逃亡至邊關,欲宿客舍,結果因未出示證件,店家害怕「連坐」不敢留宿;欲逃往魏國,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打魏國,亦不願收留。後來商鞅回到商邑,發邑兵北出擊鄭國,秦國發兵討之,將他殺於鄭國黽池,死後被秦惠王處「車裂之刑」。
吳起:萬箭穿心,車裂屍體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國貴族趁機發動兵變攻打吳起。貴族們用亂箭射傷吳起,吳起忍痛拔出箭逃到楚悼王停屍的地方,將箭插在楚悼王的屍體上,大喊: 「群臣叛亂,謀害我王。」亂箭不僅射傷吳起,同時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屍體,根據當時楚國的法律,傷害國王的屍體屬於重罪,將被誅滅三族。楚肅王繼位後,命令把射中楚悼王屍體的人全部處死,受牽連被滅族的競有70多家。吳起的屍身也被處以車裂肢解之刑。吳起死後,楚國的變法宣告失敗。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