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東漢末年,天下三分,最終都歸於晉朝。歷史的轉折點,就在於司馬懿的高平陵政變。
可惜當時,曹魏宗室的人里有能力的都過世了。其實有一個人本來有機會活到那個時候阻止司馬懿的,他就是曹休。
曹休是曹操的族子、曹洪的親侄。曹休的祖父曹鼎歷任河間相、吳郡太守、尚書令。 當時天下大亂,曹氏宗族各個散去,離開鄉里。曹休十餘歲時喪父,他獨自與一門客抬著其父靈柩,臨時租借了一塊墳地將其父安葬。然後攜帶著老母,渡江到吳地避難,被吳郡太守收留。曹休在太守官邸里,見到壁上掛著昔日太守即其祖父曹鼎的畫像,遂下榻拜於地上涕泣不已,當時同坐的人都對曹休感到讚許和惋惜、
中平六年(189年),曹操在兗州舉義兵討伐董卓,曹休於是變易姓名從千里之外的吳地途經荊州北歸中原,乃見到曹操。曹操當時對左右的人說:「這是我們家的千里馬啊(本意只是戲稱曹休能夠輾轉行走千里來歸如同能行走千里的馬駒)。」於是讓他與曹丕共同食住,待若親子。後來曹休經常跟隨曹操四處征伐,曾在「天下驍銳」的虎豹騎中擔任宿衛之職
如果說曹休是一匹千里馬,那麼曹操就是伯樂。曹休也很爭氣,非常能幹,還曾經在曹操最精銳的部隊虎豹騎中擔任宿衛。曹休與曹洪,曹操更相信曹休的能力。更是得到曹操重用。
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曹休升任領軍將軍,追錄前後功勳,封東陽亭侯。
大將軍夏侯惇薨後,曹丕任命曹休為鎮南將軍,假節都督諸軍事,接替夏侯惇屯駐汝南郡召陵縣,負責抵禦孫權。曹休赴任前,曹丕車駕親臨,還下了鑾輿與曹休執手送別。當時孫權派遣將領屯駐歷陽,曹休到任後,立即率軍將之擊破,又另遣兵渡江偷襲,燒掉了吳軍設在蕪湖的軍營數千家。於是遷為征東將軍,兼領揚州刺史,進封安陽鄉侯。
後曹休之母去世,曹休本是至孝之人,因此悲痛不已,守孝期間飲食不進。曹丕知道後命令侍中強行脫下他的喪服,詔令其飲食酒肉。曹休受詔後不得已進行飲食,但形體卻越發憔悴。之後向曹丕告假請求歸還故鄉譙縣葬母,曹丕又遣越騎校尉薛喬奉詔來勸慰其不要過度憂哀,於是讓曹休歸家治喪。曹休只一宿便完成了葬禮,然後馬上又歸還崗位
曹丕命短,當了不到十年皇帝就死了,臨死前,他給太子指定了四位輔政大臣:鎮軍大將軍、中軍大將軍、征東大將軍曹休和撫軍大將軍司馬懿。
可惜,曹休這個人性格太烈了,為了報效國家,他可以捨得一身剮。公元228年,東吳大將周舫以苦肉計詐降,邀請曹休深入東吳境內,最終中計,雖未身死,卻使得曹休鬱鬱寡歡,最終患病不治身亡。
雖然曹魏後期還是人才濟濟,但是宗室卻一蟹不如一蟹,沒法維護皇室。因此,後來司馬懿奪權之後,大家都一股腦地跟著司馬懿,而不是曹魏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