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甄嬛傳》的時代背景是架空的,但是電視劇是安插在雍正朝代的。以前我們從歷史書中得知,雍正設立了軍機處,使君主專制達到一個新的高峰。同時對任何一項制度儀式都做出了詳盡而明確的規定,以體現封建等級制度的森嚴。滿洲族建立清朝前,過著居無定所的打獵生活,由於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衣料稀缺,著裝混亂,等級觀念更是淡薄。隨著清朝建立,統治者意識到建立完整的制度對維護封建制度的重要性,於是一路改革下來,就形成了完整繁多的制度,其中就包括服飾首飾制度。我們以甄嬛傳為例,去分析探究。
後宮中,皇后之下,皇貴妃為一品,貴妃二品,妃三品,嬪四品,貴人五品,常在六品,答應七品,官女子八品。而她們的服飾和首飾又隨著品級而有所變化。
1.曹貴人玉飾
37集,曹貴人與甄嬛於迎春圃展開意欲合作扳倒華妃的對話,其中就出現了曹貴人玉飾的鏡頭,顯然這鏡頭是從甄嬛視角出發的。甄嬛故意問此玉飾是不是皇上賞賜的,曹貴人嘴裡雖說是不值錢的玩意兒,其實心裡在乎得很。這個玉飾看著普通,其實根據《大清會典》和《大清通禮》,寶石只能是五品及以上的妃嬪使用,而曹貴人正是五品,按道理在規矩內可以隨便打扮,怎麼寶石還得皇上賞賜才有?可是你忽略了一點,在華妃羽翼下,曹琴默多年來的吃穿用度都非常節儉,而如此低調就是為了保全自身和公主。甄嬛藉此巧妙利用她貪慕富貴的弱點,以控制她扳倒華妃。
2.華妃鳳凰步搖
20集,華妃吃醋甄嬛得了新賞的蜀錦玉鞋,到太后處打小報告。太后為安慰華妃,賞了鳳凰步搖。鳳凰是皇后、太后才可用的式樣,得此殊榮,華妃樂不可支。而步搖始見於漢代,其形制多為龍鳳彎曲之型,綴以珠玉,因在走動時珠玉會隨步伐自然搖曳,得名「步搖」。步搖象徵著地位等級,尋常妃嬪是不可以戴的。但文化造詣不高的華妃卻不知,佩戴步搖須極注重儀態,因此又名「禁步」。太后此舉是要華妃謹言慎行,不要屢生事端。
3.甄玉嬈並蒂海棠步搖
64集,皇上盯上了甄玉嬈並有意納為妃子,特意賞了並蒂海棠步搖,暗示想要姐妹二人共同侍奉自己。上面說過,步搖不是一般妃子可用的。更何況玉嬈還沒正式成為妃嬪,這是何等的尊榮。再者,海棠花式樣的器物也必須是五品以上妃子使用,其餘花色的器物任一品階都可使用。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皇上有意封玉嬈為五品貴人,比甄嬛入宮時的位分還要高,可見玉嬈有多像純元皇后。
4.臨死前安陵容的素銀簪子
被揭發自製迷情香魅惑皇上、用舒痕膠使甄嬛滑胎後,安陵容一下子失寵了,雖然還保留鸝妃的稱號,但地位是大不如前了。梳上了「兩把頭」的髮式,首飾也換上了素銀簪子,造型與當初進宮選秀女時無異。金銀材質的首飾是九品以上均可用的,不難得出安陵容此時地位有多低。
從花紋式樣到材質等,都深深地刻有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的烙印。清朝為了維護封建等級制度費心至此,也逃不過末日的命運,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我曾想,歷朝統治者飽覽詩書亦有治世之才,為何不懂這句話?眼見一個又一個朝代的滅亡,竟不知問題是出在封建制度上,更離奇的是一把勒住封建制度的脖子,使得它越來越面目猙獰,以致斷氣。後來,我想明白了,縱然知悉封建制度終會滅亡,那又如何,掌在手裡的皇權才是最實在的。阻止不了歷史車輪的前進,那就坐上馬車,隨之奔騰而去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55286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