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大分裂、大融合的時代,諸侯國之間的攻伐頻繁,期間名將輩出,將星雲集,在這些名將之中,就有這麼一位被稱為「殺神」的名將—白起,一生征戰無數,且從未有過敗績。
白起
戰國末期,諸國之間的戰爭已經從來回拉扯的攻伐戰升級為攻城略地的滅國戰,中小國家一個個倒下,剩下主要戰國七雄爭奪統一天下的資格。白起生逢其時,指揮許多重要戰役。一度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伊闕之戰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從最低級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國聞白起膽寒。
秦軍
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被白起殲滅的就占據據二分之一,可見其「戰神」之神。從歷史上看,他是當之無愧的戰神,是秦國統一天下的實際奠基者之一,但從另一面講,他一生殺伐過重,是天生的屠夫。
秦軍征戰
歷史上我們學過,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極其慘烈,狠心的白起直接下令活埋趙軍四十萬降兵,當然秦國也損失了數十萬人,當時趙國總人口僅300多萬,國內精壯男子基本喪失,從此各國中,最後一個能和秦國爭天下的強國被徹底擊垮。
長平之戰遺址
長平之戰既是白起軍事生涯的頂點,也是他開始走向末路的起點,秦軍坑殺40萬趙軍降卒的事情引起了趙國全體百姓和其他國家的極大憤慨,一方面趙國舉全國之力死守首都邯鄲,趙國百姓同仇敵愾士氣高昂;另一方面,各國紛紛援助趙國,其中魏國信陵君帶了10萬魏軍救趙,裡應外合打敗了秦軍,但白起還是堅持繼續打下去,趙國派蘇代用重金賄賂秦相國范雎,離間范雎白起,最後范雎勸秦王退兵,秦昭襄王於是和趙國簽了合約,拿了幾個城池就罷兵回國了,白起聞之,差點沒氣瘋。
趙國邯鄲
第二年,秦王繼續發兵攻趙,但王陵等秦將屢屢進攻不順,傷亡慘重,秦王最後無奈,再派白起去領兵,白起稱病不起,並說現在趙國已經恢復了一定元氣,軍民抵抗秦軍的士氣高漲,又有魏國等國的全力援助,現在不是攻趙的好時候。白起心裡有點嘀咕,當時不一鼓作氣打下邯鄲,現在再讓我去,沒門。秦王多次命令就是不搭理,最後秦王大怒,加上戰敗的消息不斷傳來,秦王便把白起廢為普通士兵,命令他立刻離開咸陽,白起只得連夜離開,後來秦昭襄王與范雎商議,以為白起遲遲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他們就覺得白起肯定心裡不服氣,范雎巴不得弄死白起,少個政敵多好,一番鼓動後,於是秦王派使者快馬加鞭賜劍給白起命其自刎。
秦王
白起臨死前,仰天長嘆:「我對上天有什麼罪過,竟落得如此下場?」過了好一會兒,他又說:「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軍降卒幾十萬人,我用欺騙的手段把他們全部活埋了,這就足夠死罪了!」說完自殺。
秦軍
可惜了一代軍事奇才,沒有死在戰場上,最後死在了君臣隔閡之中,也是可惜可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