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稱帝後,殺死兒子,將文臣滿門抄斬,將武將發配邊疆

在三國時代,有一句很出名的話,還是曹操說的,那就是「生子當如孫仲謀」,這裡的孫仲謀那就是孫權了。可以說孫權少年掌權,卻能穩定江東,善於用人,贏得赤壁之戰,還不斷開疆拓土,最終成就帝業。可以說是一個相當有才華的人,因此,才要生兒子如孫權。但是,這僅僅是上半句,你知道麼?

孫權稱帝後,將自己的兒子殺死,將文臣滿門抄斬,扔到江里去喂魚,武將全部發配邊疆蠻夷之地,最後徹底葬送了東吳的江山。公元229年,孫權正式稱帝,完成了建國的夢想,占據荊州和江東地區,可以說穩坐泰山。於是開始了驕奢淫逸的生活,而且變得喜怒無常,生殺予奪,不再有之前的英明了。

而當時孫權最寵幸王夫人,而這位王夫人生了兩個兒子,孫和和孫霸。這兩個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都很受孫權的喜歡,而根據長幼,孫權立了長子孫和為太子。但是呢,又封了孫霸為魯王,而且為了體現對孫霸的喜愛,孫權給予了孫霸很多特權,其待遇幾乎就跟太子一模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在東吳朝廷之中,形成了兩派奪嫡,分別是太子黨和魯王黨。

而因為孫權的寵愛,魯王孫霸野心膨脹,開始了奪取太子之位想法。而此時的太子黨十分的忌憚,尤其是以陸遜為首的文臣武將,都支持太子孫和。而且陸遜公開要求要回京,當孫權面「論嫡庶之分」,意思是要孫權打壓魯王,正太子之位。而在陸遜帶動下,朝中的文臣武將都紛紛上書,要求正太子位。

而孫權卻不允許陸遜回來,這給了魯王孫霸極大的鼓舞,於是魯王黨開始網絡罪名,給陸遜定了12條大罪。而孫權也不敢治罪陸遜,畢竟當時陸遜在東吳有振臂一呼的能力,於是只好派了使者去訓斥陸遜,而且對太子孫和的近臣,還有陸遜的外甥等人全部流放。而陸遜卻一病不起,一年後就死了。

而到了公元249年,孫權下定決心要廢掉太子孫和,而這樣的舉動,使得滿朝文武,還有邊關將領都上書反對,認為會動搖國本。驃騎將軍朱據等軍中賢達更是站出來在皇宮面前痛哭,而此時的孫權充分發揮了皇權的狠毒。開始了大屠殺,其下令將上書的滿朝文武滿門抄斬殺絕,而且將屍體全部扔到長江喂魚,而對於武將,全部發配到蠻荒之地。

這一殺戮,使得東吳幾十年來培養的賢臣、武將幾乎全部殺乾淨,這為後面迅速亡國埋下了禍根。而殺完之後,孫權有點後悔,但是卻不認錯,反而怪哉自己的兒子魯王孫霸的頭上。為了平息朝野的怒氣,於是孫權下令,殺掉自己的兒子孫霸。自此,群臣不敢再說話,朝廷之中再也沒有了敢諫之士。

到了第二年,孫權立了自己喜歡的小兒子孫亮為太子,當時孫亮才7歲。而孫權死後留下了兩個庸才諸葛恪和滕胤輔政,倒不是故意挑的。主要這兩位還算活下來的大臣中不錯的,而兩人的能力太差,使得孫權死後就發生了內亂,諸葛恪被殺死。

從此東吳日益衰落,再也沒有雄起,據史料記載,以陸遜為首的「太子幫」,賢臣、能臣雲集。陸遜、陸抗父子,都是一代名將;朱據輕財好施、文武全才;陸遜的幾個外甥等均非等閒之輩。都被孫權幹掉了,假使這些人不死,東吳也不會那麼快就完了,這生子當如孫仲謀,在後世也留下了很多的感嘆啊。

揭秘歷史的真相,才能大白於天下!寫歷史,我們是較真的!更多精彩請關注【揭秘歷史的真相】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55054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