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官渡之戰之後沒多久袁紹就死了。200到201年打完官渡之戰,回到冀州後,平底完叛亂,202年就死了。
那我們來剖析一下,假如袁紹不死的話,有沒有東山再起的能夠。那首先我們要比擬一下曹操和袁紹兩團體的才能。有人能夠會說了,毫無疑問曹操強得多啊。這是太以成敗論英雄的後果,其實袁紹有些方面是勝過曹操的。
袁紹和曹操是好冤家,一同架鷹走馬,後來長大後,議論心中志向,說假如天災人禍應該怎樣辦。袁紹說:「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意思是我據守黃河,把黃河以北控制住,應用長城阻撓多數民族,並且結交他們,一同向南搶奪天下,大約可以成功吧。曹操說:「我任天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意思是我任用有智慧有勇力的人,用道來指揮他們,沒什麼辦不到的。年老時分看來,我去,曹操真是太強了,霸氣。如今看來,曹老闆的牛皮有些吹過了,最終沒有一統天下,一個重要緣由就是吃了地處四戰之地的虧。再看袁紹的方略,其實很完滿,完全就是光武帝劉秀攻略的翻版。
現實上,袁紹方略施行的很完滿,兼并了青幽並冀四州,和戎狄的關係很好。後來袁紹的兒子敗亡的時分還投靠了戎狄,所以曹操還北征烏丸。官渡之戰之前,袁紹是有相對劣勢的,他只需求跨過黃河,面對曹操一個朋友。而曹操呢,許昌前方是劉表和張繡,要防範朋友偷襲,東南方是西涼,要防範西涼軍,他最擔憂的還是小霸王孫策跨江偷襲。而且南方的袁紹地盤、糧草、兵力都數倍於曹操。
所幸曹操的謀士都很給力,郭嘉提了十勝十敗論給曹操鼓勁,最牛的是預言了孫策必死。荀攸獻策後果掉了顏良文丑兩個強力先鋒,荀彧在最困難的時分讓曹操不要撤軍,還全力保證了糧草的供給,鍾繇把關中管理的有條不紊。反觀袁紹陣營,田豐沮授郭圖審配關於是和是和平論不休,戰前把田豐下獄,最能帶兵的沮授(就是他攻破了公孫瓚)被罷去監軍之職。這是由於袁紹集團派系妥協嚴重,但袁紹集團的奸臣還是很多的。沮授被俘虜後偷馬想跑回來投靠袁紹,逼得曹操不得不把自殺掉。審配死守鄴城,王修冒死替袁尚收屍並當眾痛哭。
假如袁紹不死,曹操要想拿下河北,恐怕此生是有望了。能夠有人會覺得誇大,首先,官渡之戰是在曹操地盤上打的,袁紹元氣並未受損。其次,參考史實,曹操打袁尚袁譚花了七年,這還是由於這兩兄弟內鬥,袁譚還投誠了曹操。假如袁紹不死曹操完全拿不上去河北。先採取防衛之態,再結合馬騰,劉表,孫權夾攻曹操,曹操的處境會很難。
但話說回來了,袁紹又怎能不死呢?他就是覺得本人時日無多,想儘快和曹操決戰,給兒子們創下一個更波動的基業。官渡之戰後袁紹吐血,赤壁之戰後,曹操又是大笑又是大哭,打完漢中,曹操說了句既得隴復望蜀就退兵了,又一次得到了一致天下的時機。英雄晚年,最令人傷懷。其實一團體最大的朋友是他本人,是無情的歲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54534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