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中,誰的武功千古第一?當然非項羽莫屬啊!力能扛鼎,每戰皆身先士卒,以勇武之名冠絕古今,歷史上唯一的「霸王」。
但是歷史上還有那麼一個人,武力不輸項羽;這人就是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將李存孝,傳聞武藝非凡,勇猛過人。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將。
李存孝是晉王李克用麾下一員驍將,也是李克用眾多的「義兒」中的一個,因排行十三,故稱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
史書載「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嘗挫敗;從李克用救陳、許,逐黃寇,及遇難上源,每戰無不克捷」他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的地位相當於《說唐傳》中的趙王李元霸,天下無敵,人稱飛虎將軍。
野史中曾領十八騎攻取了長安,雖說是誇張之詞,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連第二名的王彥章在他手下都走不了幾合。
李存孝因力大無比,英勇善戰,天下無敵,與西楚霸王項羽齊名,被譽為」將不過李、王不過霸「,在後人評說中更有「唐初有個李元霸,唐末有個李存孝,都是恨天無把,恨地無環」。意思是說天若有個把,他們能把天拉下來,地若有環,他們能把地提起來。
李存孝最為有名的是手下5百人的飛虎軍,多次同他並肩作戰,取得了戰無不勝的輝煌戰績,令對手聞風喪膽,名揚天下。
後來因李存孝名氣太大,李克用對其漸起忌憚之心;加上「十三太保」中其他人對李存孝的嫉妒,其中下殺手的是李存信;在李克用進攻「趙王」王鎔的時候,李存孝和李存信兩人就鬧矛盾了,李克用只有改派李嗣勛,大敗幽州、鎮州的軍隊,斬殺擒獲3萬人。李存信回李克用那裡,讒言道:「存孝有二心,常避趙不擊。」
李存孝心裡不安,暗中聯結朱溫、王鎔向朝廷上呈表章以邢州、洺州、磁州3州歸順朝廷,並請賞給他節度使的旌旗與節鉞,及會同各道軍隊討伐李克用。昭宗頒發詔令,任命李存孝為邢州、洺州、磁州節度使,但不同意會合軍隊的舉動,只命王鎔前往救援。
後來李克用慘敗,內心對李存孝更是痛恨;再後來,李克用再次出征王鎔,而這時李存孝卻去見王鎔商討軍機。李克用知道後大怒,7月出兵討伐李存孝,王鎔先是派兵救援邢州,被李克用在平山打敗。後來王鎔因懼怕而投降「乞盟,進幣50萬,歸糧20萬,請出兵助討存孝」。
李存孝雖然勇猛無敵,但是實力實在懸殊,最終還是兵敗投降;李存孝是怎麼死的呢?傳說是車裂,什麼是車裂?就是商鞅那個五馬分屍了。
五匹馬用盡力量向外拉扯之時,李存孝的手腕腳腕竟然因為先天的反應,自然而然地生出力道,將五匹馬又活活地拉了回來!連接十數次,都是如此。被車裂而不死,這在古今天下,也算是僅有的一人了。
於是李存孝和李存信說道:「四哥,咱們兄弟倆到了這種地步,什麼也不用說了。 但是你這種是弄不死我的,也沒辦法向父王奉命。我和你說,如果你想車裂死我,那辦法只有一個,就是挑斷我的手筋腳筋,讓我的手腳無法發力;打碎我的膝蓋肘骨,讓我四肢無法相連,再用五馬之力,才有可能將我弄死。你我做了這麼多年兄弟,就當看在弟弟的顏面上,給我一個痛快吧。」聽李存孝這麼說,李存信眼中也含著淚,點了點頭,並且依樣照做。這一次,五馬齊奔,終於將李存孝徹底分開。
項羽也是天下無敵,面對數十萬劉邦軍圍攻還能突圍,本可渡江南下江東,但是是他自己自殺而死,死後被劉邦幾個手下士兵瓜分了;而李存孝也是五馬分屍而不死,還是其最後為了解脫,算是自殺了;如此武力,絲毫不弱於項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5329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