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哪個開國之君得天下最容易

萬事菱| 2017-05-17| 檢舉

本文是【大鵬說《通鑑》之194】

天朝政治,講究暴力革命,創業垂統。

而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鬧革命,是有風險的。

尤其是開國之君,不止要有創業夢想,更要有一個相信夢想並忠貞不渝跟著你挽起袖子玩命乾的創業團隊。

創業隊伍初具規模,創業公司在市場上初步站穩腳跟後,還得經過A輪B輪C輪以至N輪融資,幹掉無數個和你一起玩逐鹿天下遊戲的對手,才能站立在累累白骨之上,成為那個最後的、唯一的勝利者,創業團隊隨之轉化為獨一無二的、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上市公司,鞭笞天下。

顯然,這是一條風險極大、隨時都會翻船、跌入萬劫不復之深淵的荊棘之路。

除非你的人品爆發,踩了狗屎運,成為風口上的豬。

比如隋文帝楊堅。

楊堅的創業之路,幾乎是開了掛。

楊堅的女婿、北周宣帝宇文贇酒色過度,過早的追隨列祖列宗而去。一直被宇文贇猜忌必欲除之而後快的楊堅,藉助上天之力,搬掉了壓在身上最高一座大山。這是天時。

宇文贇平素過於猜忌宗室諸王,北周宇文氏皇族能鎮住場子的趙王、陳王、越王、代王、滕王五位王爺,全被他打發到地方封國。京師長安中能撐住場面的皇親國戚,只有楊堅一人。這是地利。

宇文贇撒手人寰,留下年輕的楊皇后和幼小的兒子靜帝宇文闡,孤兒寡母。恰巧楊皇后又是楊堅的親閨女,宇文闡雖然不是血緣上親外孫,卻也是宗法上的外孫。宮裡宇文贇最為寵幸的佞臣劉昉、鄭譯等人,為保富貴不被清算,決定擁立楊堅當新的話事人。楊皇后當然樂見其成,並多有助力。這是人和。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備,楊堅先是迅速進入大內,矯詔輔政,掌控中樞,占得先機,擁有了執政合法性。緊接著控制京師,誅殺姍姍來遲羊入虎口的五王,平定尉遲迥、司馬消難、王謙三方變亂,只用了七個月的時間就改周為隋,將天下江山重新收歸漢人手中。建國僅三年,就打敗了最大的敵人突厥,六年後渡江平陳,一統天下總共只用了不到九年。

對比楊堅的易如反掌、手到擒來,秦漢西晉、宋元明清等大一統王朝的開國之君,幾乎要哭暈在廁所。

且不說秦始皇嬴政、漢高祖劉邦、光武帝劉秀、唐高祖李淵、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順治帝福臨,這些一寸山河一寸血打下江山的創業者。就是那些篡位者,比如晉武帝司馬炎,也是靠著祖宗基業,才能成功上位的。

和楊堅奪權之易有得一拼的是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幾天時間就登上帝位。但趙匡胤至死都未完成統一大業,後來還是弟弟趙光義滅掉北漢,才完成太祖遺願。

就是和同時代的篡位者相比,楊堅的帝位來得也太容易。南北朝時期政變頻繁,成功的篡位者一般都是曾經立有軍功,手中握著刀把子,憑藉聲望和實力奪取政權。而楊堅一沒有大的軍功,又沒有直接掌握軍隊,風雲際會之時,恰逢機緣因人成事,幾乎是絕無僅有。

因此,清代史學家趙翼才說「古來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婦翁之親,周宣帝早殂,結鄭譯等,遂安坐而攘帝位」。隋唐時期的人士,也普遍認為楊堅成功太易,唐太宗李世民就評價楊堅,「欺孤兒寡婦以得天下」。

那楊堅得天下如此之易,原因或者說天理到底何在?

雖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在楊堅奪權的過程中,地利至為關鍵,其重要性要超過天時與人和。

周宣帝龍御歸天之時,長安城內,除了楊堅,沒人能夠填補權力空白。

而楊堅,因為好幾次差點被周宣帝找茬剁掉腦袋,竟然主動請求調任揚州總管以避難,此時是大象二年即公元580年五月初四。

就在要上路之際,楊堅「暴有足疾」,只能暫緩啟程。

七天後,五月十一,宣帝一病不起,不久就於二十四日駕鶴西遊。

素來信佛的楊堅,看到觀世音菩薩向他展開蓮花盛開般的笑顏。

楊堅這病來得真是時候。

如果不是腳丫子有病,楊堅離開京師,雖能躲得了眼前之災,卻永遠失去了篡黨奪權的機會,他在京師經營的一切將隨著自己的出走而付之東流。

一旦中央出事,楊堅鞭長莫及,根本沒有可能再回中樞掌握大權。

且到地方後,宣帝收拾他更加容易,他若想以地方反叛中央,只能是死路一條,還落得個身敗名裂。

有時候,只要再堅持一下,命運真的就會在不經意間發生改變。

只要站對位置,應對得當,踏實積累。總有一天,你會成為風口上的幸運小pig。

親愛的朋友,如您喜歡本文,請關注大鵬微信公眾號「大鵬說書(帳號dapengshuoshu)。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50661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