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去世了,古代女子接下來的守寡生活會怎樣過?無非就是這四種

古代女子要講究三從四德,受到三綱五常的嚴重束縛。長期生活在男尊女卑的社會中,「男女平等」這麼一個說法在當時看來,簡直就是天方夜談。不管是在社會中,還是在一個家庭中,女子社會地位的卑微程度,讓人無法想像。什麼倫理道德,什麼貞節牌坊,在現在看來,它就像一把枷鎖,壓制著女性的自由,也阻礙著社會的進步。讓人不禁想問一句:憑什麼男人就可以妻妾成群,成為男人的附屬品,而女子卻必須要從一而終,就是丈夫死了,也不能遵從自己的意願生活。那麼古代女子在丈夫去世後,接下來的守寡生活會怎樣過呢?無非就是以下四種。

第一條路,也算是結局最好的一條路,那自然是改嫁了。在我國古代並非所有朝代男尊女卑都那麼嚴重,在宋代理學興起之前,社會上婚嫁風氣還算自由。如果女子丈夫死亡,無論是皇室、官宦,還是百姓,寡婦改嫁也屬正常。就比如說,當時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自己丈夫死後,就嫁給了自己的家奴衛青。當然了,前提是改嫁需要經過亡夫父母的同意。只是程朱理學成為正統思想後,「存天理滅人慾」便直接將這種做法否定了,程頤、朱熹的理學興起將儒學禮教、秦皇石刻、烈女節婦觀竭力灌輸至民間,加之宋王室推波助瀾,用輿論道德倡導守寡,寡婦再嫁遂成為恥事。寡婦如果想要改嫁,一是沒人敢要,二是也會受萬人唾罵。

如果女人不能改嫁獨守空房寂寞了怎麼辦?其實還有兩條路可以走,不過一條不雅,一條則十分危險。不雅的一條便是自我安慰,自古以來,歷史上出現了很多排遣寂寞的工具。所以在漫長的餘生,喪父的女子就可以使用這些,用以緩解自己身體和心靈的痛苦。不過這個辦法會造成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婆媳矛盾。由於長期的自我安慰,這些女人會慢慢的變得冷漠,心靈也會逐步扭曲,如果自己的兒子娶了媳婦,那更是直接蛻變成惡婆婆。意思是我不好過,也見不得別人好過。

另外一條比較危險的就是偷情。往往這種女子要面臨極大的風險的。一旦事情敗露,自己名聲敗壞,受到大家的唾棄。不僅如此,根據宋代以後的法律,要是這種偷情被抓住,是需要浸豬籠,遊街示眾的。以及還有些家族會動用私刑,被家族長老直接燒死,因為他們認為這是有損家族榮譽事。雖然不知道現實生活中有沒有,但是這在電視劇中實在是太常見了。

如果寡婦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既沒有辦法改嫁,也不願意做那些不雅的事,更沒有膽量偷情,那就只剩最後一種選擇了,就是終生守寡,清心寡欲的過完自己的一生。像這種情況的女性,要不就是深愛自己的亡夫,要不就是真的是無欲無求,看破紅塵的人。只能說,生在古代也是一種悲哀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45285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