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帝國有多可怕?看看後突厥的一位可汗怎麼告誡族人!

講一個可能會讓很多國人感到意外的事實:「自古以來,對於周邊各國來說,古代中華帝國一直是個很可怕的存在。」

其實換一個角度思考,很容易理解。對於古代的小國寡民來說,一個鄰接的龐大帝國是多麼的可怕。

公元八世紀,後突厥汗國卓越的首領毗伽可汗曾經語重心長地教育自己的族人:務必要離中國人(唐人)遠遠的,不要接近他們,否則會走向毀滅。

折可不是煮茶杜撰的,接下來就講一講上面這些話的出處。

——闕特勤碑

1889年,俄羅斯考古學家在蒙古國發現了一些石碑。其中有兩個非常著名,分別是闕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

毗伽可汗本名「默棘連」,乃是後突厥汗國的大汗,其父便是後突厥創立者骨咄祿。公元719年,在弟弟闕特勤的鼎力支持下,毗伽即位為可汗。闕特勤勞苦功高。

毗伽兄弟打仗還是比較勇猛的,曾經擊敗過唐朝討伐軍,但隨後便在大臣的勸說下,向唐求和,願意父事唐朝天子——也就是說毗伽願意給唐朝皇帝當兒子。此外毗伽還將吐蕃相約他一起攻唐的情報告知唐朝,當時唐玄宗非常高興,兩國於是交好。

公元731年,毗伽的重要臂膀、弟弟闕特勤去世。毗伽非常難過。唐朝聞訊也派專使趕到弔唁,還派了畫師和工匠協助突厥為闕特勤建立陵墓和立碑——也就是闕特勤碑,碑文相當於墓誌銘。

【闕特勤碑原件】

這塊石碑上刻上了兩種文字,其中一面為漢語銘文,三面為突厥語銘文。

漢語部分,據說由唐玄宗親自撰寫,以唐玄宗的口吻和立場,訴說了唐與突厥的友好關係,另外還強調了毗伽可汗是我唐玄宗的乾兒子。

漢語碑文曰(節選):「……修邊貢,爰逮朕躬,結為父子……爾無我虞,我無爾詐……且特勤,可汗之弟也,猶朕之子也。父子之義,既在敦崇……是用故製作豐碑……」

突厥語部分,估計當時負責立碑的唐朝工匠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據後人對碑文的研究翻譯,毗伽可汗在碑文中主要是緬懷其弟闕特勤的勇猛,另外也有對族人的訓誡,其中特彆強調唐朝是突厥的大敵,務必要離唐人遠一點。

突厥語碑文翻譯(節選):「……原來的老爺成了中國(Tabgach,本意為桃花石,指中國,對應唐朝)人的奴僕,原來的太太成了中國人的婢女。突厥的伯克(意為首領)們放棄了突厥官銜。在中國人那裡的伯克們擁有了中國人的官銜,並聽從於中國人可汗,為他服務五十年之久……中國人不讓真正聰明的人和真正勇敢的人獲得發展。如若有人犯了錯誤,中國人決不赦免任何他人……你們這些突厥人啊,曾因受其甜蜜話語和精美物品之惑,大批人遭到殺害。啊,突厥人,你們將要死亡!……」

闕特勤碑很少在中國古代史料里被提及,所以很少有中國人知道。

【毗伽可汗碑複製品,現存於土耳其安卡拉加濟大學】

——尾聲

734年,毗伽可汗也在陰謀仇殺中斃命。其死後,後突厥又立了毗伽可汗碑,內容與闕特勤碑有一些重複,仍然強調接近中國人會使得突厥走向滅亡。

但無論如何告誡,其家族統治的突厥汗國仍然在不久後內部瓦解,被回鶻吞併。

闕特勤碑、毗伽可汗碑也就慢慢被遺忘在歷史塵埃中,直到19世紀才被發現。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45003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