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位皇帝的陵墓最為奇特。其一,此陵的神道是中國帝王陵中唯一不走直線的,而是形狀似北斗七星的彎曲形狀;其二,歷史上此陵從未被盜掘成功;其三;封建王朝眾多遺老曾前往哭祭。
這就是明太祖朱元璋與馬皇后合葬的明孝陵。
明孝陵始建於1381年,於1405年完工,歷經25年之久。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從地宮中與馬皇后合葬。明朝以來,南京一直被視為大明龍脈所在,明孝陵更是有每年三大祭、五小祭之說。
明末崇禎帝自殺殉國,對於明朝的遺民來說,拜祭明孝陵就是對前朝的懷念和追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十年間七次拜祭明孝陵,「薄海哀思結,遺臣涕淚稠」,每次都失聲痛哭,寄託哀思。
到了清朝時期,拜謁明孝陵成為歷代清朝皇帝、統治者收買漢人人心的一種手段。早在李自成敗亡,多爾袞入主北京,他就命大學士馮銓祭拜明孝陵及其他明代皇帝帝陵。
1684年,康熙帝第一次率領大臣拜謁明孝陵,所有人在門外下馬。康熙行三跪九叩大禮,賞賜明孝陵的有關守陵人員,並下旨禁止在明孝陵砍伐,命令當地官員嚴加保護。南京城內數萬人見證了這一切,並被康熙的舉動感動得稀里嘩啦。
此後,康熙又拜祭明孝陵五次,第二次的時候題寫「治隆唐宋」,並命令曹雪芹的父親曹寅刻於石碑上。而到了乾隆年間,乾隆帝六次南巡,每次都要到明孝陵燒香祭奠,並三跪九叩。
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洪秀全很快打下大城市南京,並改名為「天京」。定都南京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祭明孝陵。他在《祭明太祖陵寢文》中這樣寫道:
不肖子孫洪秀全,率領皇漢天國百官謹祭於吾皇之靈曰:『昔以漢族不幸,皇綱覆墜,亂臣賊子皆引虎、引狼以危中國,遂使大地陸沈,中原板蕩。朝堂之地,行省之間,非復吾有,異族因得以盤據,靈秀之胄,雜以腥膻,種族淪亡,二百年矣。秀全自惟涼薄,不及早除異類,慰我先靈。今藉吾皇在天之靈,默為呵護,君臣用命,百姓歸心,東南各省,次第收復。謹依吾皇遺烈,定鼎金陵。秀全不肖,以體吾皇之心,與天下附托之重,東南既定,指日北征,驅除異族,還我神州。上慰吾皇在天之靈,下解百姓倒懸之急,秀全等不敢不勉也。敢告。』
洪秀全拜祭明孝陵只不過也是想宣稱自己政權的合法性,收買人心罷了。等到天京被曾國藩攻破時,明孝陵的地表建築也已經面目全非了。曾國藩後來奉詔祭陵,由於財政吃緊,僅花了700多兩銀子稍作修復而已。
至於明孝陵至今保存尚且完好,主要是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歷史機遇和防盜措施共同決定的。明孝陵距離城區不遠,稍有動作就會被發覺;清代統治者、洪秀全等為了出於政權合法性的需要,也要加以保護;明孝陵採用橫向鑿入山體,從內部掏空建玄宮,工程浩大,古代盜墓賊對此毫無辦法。
中國最牛帝陵——明孝陵,你去拜祭過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44661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