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八十年代末那次通貨膨脹?肥皂櫃檯被擠塌電扇被買空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極大豐富,老百姓的錢包前所未有地鼓脹起來,正在大家享受著改革的成果,偷著樂的時候,突然發覺物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噌噌」上漲。

在此之前,生活雖然清貧,但都能淡定地對待物質生活,因為物價和工資一樣穩定——幾十年不變。但現在這物價漲得大家心裡突然沒了底,老百姓第一次對手裡的人民幣沒了信心,抵抗這種焦慮的辦法只有一個,馬上把手裡的錢換成東西,這樣才踏實。

一九八八年,一場前所未有的通脹恐慌襲擊了神州大地。

最開始,消息靈通人士搶先下手,百貨公司的日用品和食品櫃檯前擠滿了揮舞著錢包的人們,這些都是生活必備品,買多少都不算多。這些人迅速搶占了有利地形,圍堵在櫃檯前,眾多饑渴的手臂日夜捶壓,把玻璃櫃檯壓出了裂痕,玻璃搖搖欲墜,後來經理怕碎玻璃扎人,從庫房裡搬出個老舊歪斜的木頭櫃檯換上。

我家反應比較遲鈍,等父母感覺到恐慌的時候,日用品里就只剩下肥皂可以不限量的購買了,媽媽擠進歪斜的木頭櫃檯,狠狠買了兩大箱矛盾肥皂,回家拆開一看,真夠讓人矛盾的:肥皂也不知道在庫房積壓了幾年?包裝盒都發霉變黑了,肥皂又黑又髒,也不知道是要先清潔肥皂,還是用肥皂清潔衣物?

媽媽總結教訓,迅速撲向另一個領域:在被服櫃檯,她買了好幾床高級被面,就是繡著鳳凰和牡丹的那種緞子被面,大紅的兩條、翠綠的兩條。

恐慌之風越刮越烈,搶購風潮逐漸升級。

人們從搶購日用品、生活必須品,開始搶購奢侈品、耐用品。電冰箱、洗衣機、電風扇都在搶購之列。同院的八斤他媽搶購了三台電風扇,是為三個兒子結婚貯備的,而最小的兒子才上初中。那時候沒有理財機構,也沒有股票等然人民幣升值的手段,老百姓眼裡的電器就是萬年不變的值錢貨了。誰也不可能想到若干年後,電器是淘汰率最高的生活用品。

我家當時電器都齊備了,實在沒必要再儲存一台電冰箱或者電視機,但是已經錯過了日用品的購買良機,再錯過購買奢侈品就太吃虧了。媽媽祖上不愧是「闊」過的,金融意識很強,她學習姥姥在四十年代對付通貨膨脹的辦法,毅然把存摺里的錢取出來,托我北京的小姨在北京買了兩隻純金戒指——任何時代黃金都是硬通貨。現在想想這在當時可是創舉,因為成長於紅色的年代的老百姓並沒有存黃金的概念。但是,事實證明,這個傾家蕩產的創舉也不過是自我安慰的舉動,完全沒有扭轉我家的經濟乾坤。

東西都買齊了,就等著漲價了!但商品價格卻遲遲沒有瘋漲,市場也依然繁榮,而買進大批商品的人們,卻長久地「享受」著那些積壓商品帶來的煩惱。

姐姐結婚的時候,媽媽把緞子被面拿出來給姐姐當嫁妝,姐姐尚且喜歡;我結婚時,媽媽拿出緞子被面給我做嫁妝,我皺皺眉頭收下了。再後來弟弟結婚,媽媽剛提起當年準備的緞子被面,弟媳就乾脆地說:「媽,您就留著做紀念吧。」只有金戒指被弟妹收下,但迅速融掉改變成時髦的款式了。

現在,那兩床繡著鳳凰和牡丹的緞子被面被壓在我家大立櫃的最底層,日久年深已經不復鮮艷,只有那隻鳳凰還展翅欲飛,似乎暗示著當年的金貴身價。

看著好看就買本書唄

本文節選自《舌染紅塵》 京東噹噹亞馬遜有售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44649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