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封建王朝的經濟特徵是「重農抑商」,商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相當低,商人的地位比農民要低很多。這也是中國的封建經濟一直得不到實質性發展的主要原因。中國古代經濟先後有四次躍居世界前列,而且領先相當長一段時間。其中唐朝的開元盛世年間是很重要經濟發展時期,當時的經濟總量達到世界第一。「開元盛世」指的是713年至741年這29年的時間裡唐朝所呈現的盛世景象,在位皇帝即唐玄宗。
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前提,是一個國家的政治局面必須穩定。在712年,唐玄宗即位後,將武則天被迫退位之後唐朝政局混亂的局面穩定下來,並在他的虛心納諫、重用賢臣之下,唐朝的政局一片清明,社會穩定,經濟持續發展,商業繁榮,唐朝國力空前盛世。
唐玄宗治國之道以道家清凈無為思想為宗,抑制佛教,削減僧尼數量,提倡文教,整理古籍,使得人才輩出。在政治上任用賢能,如著名的宰相姚崇、宋璟、張九齡等。改革官職,整頓吏治,勵精圖治,使得唐中期的朝政趨於穩定,為以後經濟的發展和恢復奠定了基礎。
唐玄宗先從經濟方面改革。為了提高國力,加大財政收入,制定新的經濟措施打擊豪門士族,解放勞動力;改革實施封地制度,以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減輕人民負擔;大力發展農業。還發展對外貿易,波斯、日本、阿拉伯商人紛至沓來,長安、洛陽、廣州等大都市商賈雲集,各種膚色、不同語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裝來來往往,熱鬧非凡。
同時還對兵制進行改革,還採取了其他很多的整軍措施,在邊境地區大力發展屯田,提高軍隊戰鬥力,收復故土,在西域設置安西四鎮節度經略使。
對外實行和解的民族制度,改善民族關係,與其他民族之間保持有好的關係,並與西域方面的吐蕃和親,使國家得到進一步統一。同時,開元年間和睦的民族關係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也起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由於唐玄宗採取了一系列積極的措施,國泰民安,廣大人民努力向上,辛勤勞動,使得大唐天下大治,經濟迅速發展。這期間的唐朝在各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國力空前強盛,社會經濟舉世繁榮,人口快速大幅增長,唐朝人口一度達到8000萬人,國家財政收入穩定。商業十分發達,國內交通四通八達,城市更為繁華。唐朝進入全盛時期,中國封建社會達到頂峰階段。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