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司馬懿心腹大患卻借諸葛亮的手除掉了,此乃諸葛亮最大失誤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諸葛亮其實本可以輕鬆北伐成功,卻最後被司馬懿成功的阻擋住了,殊不知其實是他的一個失誤才讓司馬懿可以如此發揮能力。

司馬懿雖然也對兵法熟知透徹,可以說也是絕頂高手,但他與諸葛亮還是有差距的。如果打個比方,司馬懿好比是學有所成的強人,而諸葛亮卻已經是神。兩人在謀略上,後者不知勝前者多少倍,但卻又為何遲遲不能北伐成功,最後病逝五丈原呢?還是因為那個失誤。

諸葛亮在蜀國的地位自然不必說,那可真是絕對的有實權。而司馬懿不同,他在魏國一開始只算是一個工具而已,如果不需要工作的時候,甚至可以丟掉,更甚者可以毀掉之,以除後患。那麼何時司馬懿才可以安心做他的大都督的呢,從諸葛亮的那次失誤開始,那麼我們就開始說這次失誤。

上面圖中的大將,大家可知道是誰?對,他便是張郃。此人追隨曹操,曾經立過不少汗馬功勞。功勳更是司馬懿所比不了的,之因為年紀大了,這次才輪的上司馬懿這個後輩來練練手。而且張郃的地位在魏國那是相當的厲害,而且魏帝曹叡也是極度信任張郃的,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街亭之戰就是張郃打敗了輕敵的馬謖。所以這次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張郃被魏帝派來只是監督司馬懿的,而且讓他來振奮軍威,並不是讓張郃出戰,畢竟年紀在這,可司馬懿卻不這麼想。司馬懿日夜盼望除掉這個他的心腹大患,以達到他在軍隊中至高無上地位。畢竟當時曹休、曹真都死了,只剩下張郃能壓著他了。

對於這次諸葛亮的北伐,司馬懿認為只要不敗就是贏。再加上他自己也深知如果真的一對一的和諸葛亮較量兵法和謀略,他都是不如的,但他知道諸葛亮北伐有一個很大的弱點,那就是糧草。由於千里蜀道,路途艱險,所以大軍出征糧草很難跟上進度,所以司馬懿就只會耗著,然後等諸葛亮撤的時候再追擊。果然這次諸葛亮還是因為糧草而不得不班師回朝,司馬懿立刻派人去追擊,派誰好呢?對派張郃,因為司馬懿知道諸葛亮必在退路上設置埋伏。司馬懿這人知道張郃高傲的性格,所以故意激將他,讓他自己提出出征追擊,最後張郃被諸葛亮的埋伏射殺,而替司馬懿除掉了他在朝廷中唯一的強敵,從此無人可動搖司馬懿在軍中的地位。

如果張郃不死,也許司馬懿後期也不會如此在軍中立威,甚至都有生命危險,可卻被諸葛亮除去了,這也許也是天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7/node144213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